首页 > 视听 > 速递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I手机市场升温 国产厂商加速布局

第一财经2025-02-12 23:17:12

作者:财经夜行线    责编:朱梦韵

除了苹果与阿里的组合以外,三星与智谱的合作也引发市场关注。此外,华为、小米、vivo、OPPO、荣耀等国产厂商都已迅速行动,将AI功能融入其产品。业内指出,随着AI手机市场逐步向“AI即服务”阶段演进,定义AI手机未来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01'32''

未交付小米YU7订单涌向二手平台 黄牛放言加价2万元“全搞定” 专家:新车产能爬坡 真实需求待观察|一探

近期小米YU7车型正式发售引爆市场,1小时订单突破28.9万辆。然而销售火爆的同时,二手平台同步涌现订单转卖潮,“小米订单转让”话题快速登上热榜。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小米公司已升级规则封堵漏洞,但灰色交易仍在蔓延——有黄牛扬言能以2万元搞定信息变更,宣称可“公户改私户”。专家警示,新车爬坡期的产能瓶颈加剧供需矛盾;同时,黄牛炒作可能放大订单泡沫,新车真实需求尚待观察。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58 06-30 21:01
15'12''

海内外巨头及初创公司争相布局 AI眼镜行业迎发展机遇丨行业风口

58 05-26 15:49
19'28''

销量下滑 退车风波 小米模式正在被流量反噬?丨财经夜行线

近期,小米汽车舆论事件持续发酵。从安徽高速的严重事故到碳纤维前舱盖虚假宣传争议,再到退车风波和创始人雷军的表态不足,小米汽车频频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汽车产品质量和技术信任的质疑,更折射出跨界造车企业在迅速扩张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雷军作为小米集团的创始人,其个人IP与品牌的深度绑定,既为小米带来了高光瞬间,也有“至暗时刻”。小米汽车究竟何以至此?跨界造车企业在抢滩量产高地的征途中,该如何平衡产能、质量与价格,重塑公众信任?《财经夜行线》邀请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Global data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以及资深媒体人、独立车评人邬思蓓深入探讨。

363 05-14 23:01
40'00''

财经夜行线0514丨“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小米陷入退车风波 跨界造车困境如何破局?

519 05-14 22:00
02'12''

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格局生变:小米时隔十年登顶,苹果市占率下滑

7 79 04-29 14:0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