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火爆90天,“2025年机器人量产元年”正在成为现实。
关节技术突飞猛进,大模型加速开发进程,人形机器人成了投资市场、股票市场的宠儿,热度高涨,并且从产业端蔓延至消费端,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能走路、能听懂“人话”的人形机器人,似乎已经离生活很近,但又离“实用”很远
——人们希望看到人形机器人走进家门、帮忙干家务,改善具体的生活,而不只是跳舞和打拳。
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机器人才能“进屋”干活?人形机器人要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多少待突破的难题?行业热度持续,又会形成怎样的竞争格局?
本期《院长进修室》以“机器人,进屋”为课题,邀请硬科技投资机构「容亿投资」高级合伙人顾巨峯、人形机器人企业「Cyan青心意创」市场总监白兆洋,共同探讨人形机器人如何、何时才能走进消费市场,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
本期节目将于4月19日12:50在第一财经频道正式播出。
人形机器人进入消费市场,还有多远?
在机器人和消费者之间,家庭消费场景目前还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即便是瞄准C端场景的人形机器人,也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Cyan青心意创于2023年底成立于上海,专注于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发。2024
年,公司正式发布首款独立自研的具身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OrcaⅠ。
OrcaⅠ成功在本体设计、运动控制、自然语言对话、双臂操作等多个维度实现技术突破,首次在机器人真机上稳定实现直膝状态下的自然变速行走。
以“全面拟人”为关键词,青心意创从基于直膝的运动控制、双臂操作能力、交互能力入手,打造“更像人”的人形机器人。关于何时进入家庭消费场景,他们有一条时间线。
Cyan青心意创市场总监白兆洋(分享节选)
我们期待下一个“Open AI时刻”的到来,为进入C端场景的技术带来指数级的升级。可能在那个阶段之后,人形机器人进入到家庭场景就会是比较容易的一件事情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目前人形机器人真的进入到C端家庭的话,不管是在它的能耗、安全性,还是稳定性上,以目前的人形机器人的能力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鸿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之前有聊过一个医疗养老客户,他们就说:如果我买了人形机器人,理论上可以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在现阶段我还不敢用,因为产品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稳定性。
毕竟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老人,如果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要找谁来负责?其实现在大家都没有这样的信心,或者是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能够去做这样的承诺。我期待我们的Orca人形机器人在未来的5-10年可以真正走入家庭。
机器人行业“过热”了吗?
半个月前,一场针对机器人投资项目的“退出之争”由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发起。一方面,行业热度持续高涨,机器人融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芽;另一方面,投资人已经准备在高点退出中长期项目了。
容亿投资成立于2015年,拥有丰富的通讯、智能终端和汽车等高端产业资源,重点布局硬科技和数字科技两大领域,已投企业有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机器人、霞智科技、御风未来、雷鸟创新、江南新材等。
“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的投资人会如何看待当下火爆的机器人行业,以及“抢购”和“退出”两种极端现象?
容亿投资高级合伙人顾巨峯(分享节选)
这两种现象,我认为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也认为这个行业确实有点过热。
这样就不免造成整个行业一级、二级市场定价可能也会过热。所以说,从投资机构理性的判断维度来,是有一些项目已经超过了共识该有的估值空间,那么投资人可能就会理性地选择退出。
这背后还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这个行业确实存在头部,那头部的份额就会被人争抢。另外一个,就是因为整个行业并不是只有你一家企业在这个方向创业,从全行业的维度看,肯定会有中长尾的项目。
整个行业过热的情况下,多数中长尾的项目可能会被老的机构投资人退出。因此可能会造成这些项目后续的融资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中长尾的项目,后面可能会过一些苦日子。
那么企业要如何成为头部?要具备这四大能力:
①技术:有足够的领先性,并做到商用成本控制;
②营销:做得好还要卖得好,团队运营、营销能力优秀;
③融资:大量研发投入需要资本支撑,必须撑到公司可估值、可销售;
④经营:公司现金流与企业经营成本控制,避免无谓烧钱。
从工业产线的机械臂到家庭场景拟人交互,从替代重复劳动到情感陪伴,这场关于「人形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机器人进屋,敬请关注即将于4月19日12:50在第一财经频道播出的《院长进修室》节目。
一份实用的的AI增效指南。
当DeepSeek的浪潮席卷全球,它不仅重塑了科技的边界,更深刻改写着社会的运行逻辑——从教育到医疗,从商业到消费,每一个领域都可能经历AI的洗礼。这种变革,既带来效率的跃升,也伴随着对传统链路的颠覆与重构。而在这场变革中,数字化营销与电商领域正成为AI落地的先锋战场,本次节目将与行业专家探讨,AI如何用算法穿透数据迷雾,用全链路数字化智能营销,帮助品牌的效能提升。
无论是成熟品牌还是白牌商家,都无法回避“全域”。
“细分赛道”来到最好的时代。
跟着冠军学双11新品打爆全链路、渠道布局思路、价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