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多数板块呈现下跌趋势,受外围市场弱势影响,原油、黑色系、农产品等主要品种普遍走低。黄金成为为数不多的上涨品种,周涨幅超过1%。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美联储政策动向成为影响本周商品期货走势的关键因素。
原油领跌 能源板块承压
本周原油期货低开低走,震荡下跌,周跌幅超过2%。国际油价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以及美国原油库存的增加。此外,OPEC+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短期内原油市场可能继续受到供需矛盾的影响,价格波动或将加剧。
黑色系全面回落 铁矿石库存压力显现
黑色系商品本周表现不佳,铁矿石、焦煤、焦炭等品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铁矿石周跌幅为1.42%,焦煤和焦炭的跌幅分别达到3.92%和3.9%。铁矿石市场受到供应利空的压制,尽管澳洲发运量有所减少,但巴西和非主流国家的发运量小幅增加,港口库存环比上升67.27万吨。需求端虽然铁水产量和高炉开工率环比提升,但市场对后续增产空间的持续性持谨慎态度。
农产品分化明显 棕榈油领跌
农产品板块本周表现分化,棕榈油周跌幅达到2.95%,而豆粕微跌0.03%。棕榈油价格跌至一个月新低,主要受到产量增加预期和主要消费国需求疲软的拖累。此外,进口成本下降和进口利润改善也加剧了棕榈油的下行压力。豆油和菜籽油表现相对抗跌,但整体仍受制于宏观市场的弱势氛围。
股期联动:黄金逆势上涨 避险情绪升温
与其他商品不同,黄金期货本周表现强势,周涨幅超过1%。美联储在年内第三次议息会议上宣布暂停降息,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不变。美联储声明中提到了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这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此外,中国央行连续第6个月增持黄金储备,4月末黄金储备环比增长0.095%,至7377万盎司。股票市场上,黄金相关股票虽有回调,但整体仍维持强势。
本周受到关税政策扰动,商品市场期价大幅波动。
本周国内原油跟随国际油价连续3周反弹,贵金属走势偏强。
本周商品市场整体表现较弱。
本周大宗商品偏强运行,黑色板块领涨。
在连涨七周并创下历史高位后,近日金价在欧洲交易时段跳水,失守2900美元关口,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线下消费市场的买金热情。第一财经记者在一个工作日早晨实探某网红金店发现,现场火爆依旧,即便是热门款式都已售罄,没有任何优惠活动,排队等待超过一小时,依旧有人不停“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