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短视频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何发布紧急通知?为何没设置“缓冲期”?被拦下的充电宝如何处理?民航局最新回应

第一财经2025-07-03 15:43:07

作者:第一财经短视频    责编:胡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04'57''

记者实探充电宝供应链 内卷危机下行业如何重铸信任

51 07-14 14:20
05'26''

记者实探充电宝供应链:3C认证为何失灵?内卷危机下行业如何重铸信任?|一探

100多万台充电宝被紧急召回,民航局发布史上最严禁令,本是个别企业的公关事件,为何演变为一场整个充电宝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些已经通过3C认证的充电宝,为何仍不能确保安全?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近日采访了知名电池检测机构、多家行业供应链企业,深度解析安全危机背后的供应链之困以及破局之策。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72 07-13 17:32
01'32''

共享充电宝还能放心用吗?实测:三大常见品牌都有无3C情况 客服称较早批次产品未更换3C|一探

最近,有无3C标识,成为了评判充电宝能否安全且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深圳实测发现,三大常见品牌均仍有部分无3C标识的充电宝在流通。对此某品牌客服回应,可能是较早批次的充电宝没有印刷3C相关字样。

69 07-08 19:58
01'14''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5 28 07-07 11:03
01'11''

充电宝有3C认证为何还自燃?检测机构:样品符合 但量产管控出问题 行业需锚定安全质量标准 对抗内卷|一探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引发公众关注。第一财经记者从锂电池检测机构了解到,充电宝即便有3C认证依然还会有自燃的可能性,这主要是由于虽然锂电池样品符合认证,但是在批量量产管控的过程中还是有可能会出问题。专家呼吁行业需锚定安全质量标准,对抗内卷。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27 07-04 20:2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