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7日)开始,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对程序化交易尤其是高频量化交易的监管进入新阶段。量化交易新规落地意义何在,又将带来哪些影响?一起通过报道来了解一下。
《实施细则》明确高频交易标准,即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笔数合计最高达到300笔以上,或者单账户全日申报撤单笔数合计最高达到2万笔以上。同时,《实施细则》对高频交易做出差异化监管安排,包括额外报告要求、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等。《实施细则》规定,投资者发生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的,交易所可根据相关业务规则的规定,对其采取相应的自律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此外,投资者因发生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被采取暂停证券账户交易或者限制证券账户交交易措施的,交易所可视情况通报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等,商请协同采取现场检查、约谈提醒等措施。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解读称,
【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撤单等行为,通常是与程序化交易密切相关的,其本质其实就是利用技术优势进行信息抢占和价格扰动。所以这次的新规明确了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价格以及短时间内大额成交四类交易异常行为的构成要件。并且明确了投资者发生程序化异常交易时,交易所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新规也将推动我国程序化交易监管进入精准化、动态化的新阶段。】
沪深北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频交易的设定/有三方面考虑,首先,从海外经验和监管实践看,高频交易投资者数量虽少,但由于交易频次高、交易量大,市场影响较大。设置这一认定标准有利于聚焦重点群体,集中监管资源,切实发挥监管实效。其次,高频交易认定标准需要具备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流速和流量直接体现高频交易特点,同时也反映其对交易所系统安全和市场秩序的影响,作为认定标准便于市场主体理解和执行。最后,这一标准与既有监管实践有序衔接,后续将根据市场发展持续完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董少鹏也指出,
【程序化交易也就是量化交易的监管管理细则,主要明确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违规操作是什么?一个是高频交易是什么标准?违规交易当然是包括申报过于频繁,撤单过于频繁,瞬间的堆积交易量,也是一种违规行为。那么现在界定的每秒撤单申报300笔以上,每日申报撤单2万笔以上。实际上这个标准在去年已经十分明确,现在是对细部做一些细化的监管安排。但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市场情况,量化交易的监管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在实践当中再检视,再不断完善。】
在当前的震荡市中,更好规范和完善程序化交易的意义有多大?董少鹏表示,
【程序化交易它的一个特征就是机器根据相关的因子变化来决定是否交易。目前处于震荡市,在这个情况下,量化交易程序就会跟随这样一个市场趋势。它对于股市持续上涨会有一些抑制性的作用。而一旦市场转为单边市,比如说是向上的趋势,那么量化交易又会跟随这个趋势去调整他的策略。因此如何用好量化交易的好处,规避他的对市场损害的这方面的因素,的确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认识,发现其中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程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那么,本次新规落地 将对证券公司、量化机构等 分别带来哪些影响?
证券公司方面,有券商人士表示,《实施细则》为开展程序化交易客户管理提供了更具操作性、更加规范化的指引,也有利于量化交易机构加强自我约束,规范交易行为。量化机构方面,头部量化私募表示,强监管趋势明显,但对当前实际业务影响有限。原因在于:一是头部量化在资管产品上很少有高频量化,部分机构已开始开发基于更长周期的量化策略,换手率更低;二是监管在实操层面研究的交易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等要求,已经在执行中。不过,也有私募人士指出,《实施细则》对依赖高频交易的管理人影响相对更大。为满足细则要求,尤其是高频交易需要调整系统以适应监控标准、加强内部合规风控建设,这些都将增加管理人的运营成本。部分依赖极高报撤单频率的策略可能面临较大影响,甚至需要进行策略调整或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