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商品市场呈现明显分化走势,受宏观情绪波动影响,各板块表现迥异: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黑色系品种表现强势;美联储降息,金、银价格大跌。农产品板块,菜油、棕榈油领跌,鸡蛋上涨。能源化工板块,焦煤、焦炭上涨,螺纹、热卷震荡。
美联储降息落地 贵金属先跌后涨
联储于10月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是2025年以来第二次降息行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表示,12月是否继续降息并非既定事实,这一表态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货币政策路径的分歧正在加大。市场认为,美国政府停摆可能带来的裁员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剧就业市场下行压力。在这一背景下,黄金、白银价格本周出现大幅波动。当前贵金属市场缺乏明确驱动因素,投资者正在等待新的经济数据指引方向。
黑色系表现强劲 现货提价支撑行情
本周黑色系商品表现亮眼,焦煤、焦炭价格双双走强。周三交易日,焦煤期货价格上涨3.5%,焦炭上涨1.9%,盘中价格均触及两个半月新高。从基本面看,港口焦炭现货报价同步上涨,日照港口一级冶金焦现货报价达到1550元/吨,较上期上涨40元/吨。供应端紧张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下游钢厂出于刚性需求进行补库,而焦企目前难以形成库存累积,低库存状态为价格提供了坚实支撑。
生猪市场供应压力持续 价格反弹受阻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9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5万头,同比仅下降0.7%,产能去化进程缓慢。数据显示,10月规模猪场计划出栏量继续环比增加,同时生猪出栏均重维持在126.96公斤的高位水平,表明集团养殖企业的供应压力仍在累积。冻品库存方面,近期库容率微增0.09个百分点至19.87%,处于中位偏高水平。尽管10月中旬猪价有所反弹,使养殖亏损程度有所收窄,但集团养殖成本仍高达13.1元/公斤。在供应压力持续的情况下,猪价反弹空间有限。
股期联动:铜价创历史新高 相关板块集体走强
国际铜市场本周表现抢眼,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触及1120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全球矿山供应持续短缺加剧了市场对原材料紧缺的担忧,而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更具吸引力,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铜价上涨。国内市场方面,沪铜价格跟随国际市场上行。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高精度铜箔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带动相关上市公司股价集体走强。
本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格局,工业品板块整体表现优于农产品板块。
本周国内商品市场整体呈现涨跌互现格局,各板块表现差异明显。
本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呈现普遍回落态势,多数板块表现疲弱,仅有贵金属等少数品种逆势上扬。
本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呈现分化走势,各大板块轮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