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绿色金融装上“风险雷达” 全国首个金融气象中心落地浦东|金融赋能看浦东

第一财经2025-11-07 21:51:19

作者:邹婷 ▪ 丁玎 ▪ 朱斌 ▪ 江晨咏    责编:邹婷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如何落笔。 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与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上海浦东如何作答这五道时代考题?为此,第一财经推出《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报道,深入探寻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浦东样本”。 系列报道第四集,我们将聚焦绿色金融。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发现,绿色产业的“轻资产”特性与传统信贷评估体系存在结构性错配,而其高度依赖自然条件的“靠天吃饭”模式,又带来了传统风控难以覆盖的新型风险。本期报道中,记者将通过对环保企业、银行与全国首个金融气象创新中心的深入访谈,展现浦东的金融实践:一方面,银行正通过重塑信贷逻辑,破解“轻资产”融资难题;另一方面,一个融合了气象科学的跨界风控体系正在建立,为绿色产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全新解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如何落笔。

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与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上海浦东如何作答这五道时代考题?为此,第一财经推出《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报道,深入探寻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浦东样本”。

系列报道第四集,我们将聚焦绿色金融。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发现,绿色产业的“轻资产”特性与传统信贷评估体系存在结构性错配,而其高度依赖自然条件的“靠天吃饭”模式,又带来了传统风控难以覆盖的新型风险。本期报道中,记者将通过对环保企业、银行与全国首个金融气象创新中心的深入访谈,展现浦东的金融实践:一方面,银行正通过重塑信贷逻辑,破解“轻资产”融资难题;另一方面,一个融合了气象科学的跨界风控体系正在建立,为绿色产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全新解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相关视频
15'00''

进博会的浦东邀约 浦东加速建设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当下企业关心的热点,第八届进博会虹桥论坛浦东分论坛的互动讨论环节,聚焦“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建设”。本期节目邀请本届浦东分论坛互动讨论嘉宾、西域智慧供应链创始人兼CEO叶永清以及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劳帼龄进行探讨。

21 昨天 18:53
00'53''

金融如何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央行答一财: 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

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将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

169 10-31 15:22
03'50''

数字金融新实践:从市井烟火到科技前沿,如何破解融资难题?|金融赋能看浦东

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第三集,我们将聚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的“数字金融”。面对小微商户“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整合公共数据、时空数据、经营评分数据推出“烟火贷”,迄今已服务浦东近200家商户、投放超1亿元;针对科技型企业数据资产甄别难,该行构建起覆盖10亿条记录的“价值流科创评价体系”,已完成对7.4万家科技企业的评级。与此同时,舜泰保理融合数字金融与产业金融,打破多机构数据壁垒,形成全域数据湖,依托大数据与AI算法,搭建全流程数智风控体系,实现业务尽调、审核、投后管理线上化。在浦东,数字化转型正为实体经济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数据技术正推动金融服务从 “看得见”到“看得懂”,从“可触达”到“靠得住”的深层跃迁,引导金融资源更加精准、高效地流向实体经济需要的地方。

100 10-30 15:05
02'12''

首届中国绿色租赁创新发展年会在上海举行 共探绿色金融新路径

74 10-24 14:05
02'15''

多领域“志同道合”浦东与阿联酋深化金融投资合作

9 29 10-21 23:1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