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金融强国,积极布局远期机遇 | 把脉中国经济

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总目标,即建设金融强国,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会议还指出,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会议清晰的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的目标、主题、主线、支撑及重点:目标是“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主题是“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是“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支撑是“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重点是“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此外,会议还对货币金融环境,金融资源使用,以及金融工作重点进行了详细的部署。 会议指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同时,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并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把脉中国经济
11-29 12:11

张奥平:10月PMI降至收缩区间,稳经济政策仍待加力

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6%和50.7%,分别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与1.3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

10-31 16:08

张奥平: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下阶段内生性复苏的两大关键

整体看,内外部需求三季度皆已企稳,但向上修复动能不足。笔者预计,四季度,外需回升幅度或将有限。即便美国等全球最终需求国四季度库存周期见底,补库存需求将带动我国出口逐步回升,但因其经济处于周期中的下行阶段,全球总需求仍将难以大幅提升,制约我国下半年出口回升动能。故扩内需仍是当前经济实现恢复的关键,这也将决定下阶段复苏期的向上幅度与时间长度。

10-18 17:53

MLF调降15bp将带动5年期LPR大幅降息

大V有话说 | 本月LPR调降幅度也将大于6月LPR调降幅度,预计调降1年期LPR15bp,5年期LPR调降幅度或更大。故在经济实现内生性复苏前,应持续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通过降准、降息等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做强企业与居民资产负债表,助力私人部门有效需求恢复,预期转强,从而助推经济实现内生性复苏。

08-15 17:26

上半年经济增长5.5%,下半年稳经济的四大重点

大V有话说 | 要站在微观市场主体需求的角度,研究出台支持民企制度、法律及政策,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

07-17 18:30

张奥平:降息仅是稳经济政策起点,“一批政策措施”正在路上

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1年期LPR较上月下降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较上月下降10个基点。此外,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而内需中,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就业的函数,就业是企业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函数。

06-20 15:55

张奥平:7天期OMO降息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发展预期转强

此次7天期OMO降息,与4月28日政治局会议所作出的经济工作部署相呼应。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0%、47.6%和47.9%,大型企业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但中、小型企业分别比上月下降1.6和1.1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景气度仍弱。从数据来看,5月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48.4%,体现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继续下降。笔者认为,内需中,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就业的函数,就业是企业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函数。扩内需的关键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预期转强。

06-13 18:08

张奥平:5月PMI延续回落,扩内需是经济回升的关键

产需走弱:生产端,5月PMI生产指数为49.6%,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处于收缩区间;需求端,5月PMI新订单指数为48.3%,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处于收缩区间。从数据来看,5月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48.4%,体现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继续下降。

05-31 18:13

一季度经济增长4.5%,快速复苏下三大结构性问题仍待解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575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947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75亿元,增长5.4%。从经济的三驾马车角度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上年四季度为下降2.7%;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与上年全年持平。2023年,中国经济在疫情达峰后快速走出谷底,实现复苏。

04-20 16:21

张奥平:3月PMI维持扩张区间,扩内需是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

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8.2%和57.0%,分别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与0.6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

04-03 10:35

张奥平: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经济重启之年8大机遇

以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四个面向”为中心,同时结合“十四五规划”以及政治局集体学习等相关内容,“新型举国体制”所聚焦的重点方向及行业: 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 2、面向经济主战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 3、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

03-07 15:28

2月PMI升至52.6%,经济复苏下产需明显走强

从融资层面来看,“企业强居民弱”,居民消费预期仍待改善。

03-01 17:41

破发常态化,长期价值投资为王——全面注册制改革的2大重点与3大趋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投机性的“炒小、炒新”将面临破发常态化与资本价值“一九分化”,“炒差、炒壳”将面临退市常态化。

02-02 14:19

张奥平:1月PMI回升至50.1%,经济已站在内生性复苏的起点

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4.4%和52.9%,分别比上月上升12.8个百分点与10.3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往未来看,经济已站在内生性复苏的起点上,而一年之计在于春,笔者认为,当前应加大宏观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并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明确的产业、科技、社会三大政策部署协调配合,形成推动经济实现强有力内生性复苏的合力。

01-31 19:44
01'34''

大V新春展望 | 张奥平:抓住2023年中国经济内生性复苏的机遇

01-23 10:44
17'45''

视频 | 张奥平:创新驱动即将迎来时代机遇(青年财经思想者)

01-12 19:33

张奥平:创新驱动即将迎来时代机遇|青年财经思想者

以后天的视角来思考明天的格局,用明天的格局来做出今天的决策。

01-12 17:49

11月PMI回落,宏观政策仍需发力

当前经济实现内生性复苏的“钥匙”是市场主体的预期与信心,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而降低政策利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渠道作用提振信心。

2022-11-30 17:03

张奥平:全面降准恰逢其时,对经济有三大影响

降准将释放基础货币,影响银行的可贷资金数量,增加信贷规模,释放流动性,从而助力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实现融资发展,最终实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此次降准将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交通物流,以及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房企发债的支持力度。2022年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其次,此次降准将助力从宽货币(增加基础货币)到宽信用(实体使用货币)转换。

2022-11-28 17:32

11月MLF利率维持不变,仍需降低政策利率助力有效需求恢复

降低政策利率将在生产端从而促进企业投资,在消费端降低居民债务,尤其是住房抵押贷款债务,从而促进居民消费。

2022-11-15 18:51
  • 张奥平

    经济学家、经观未来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