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单边主义、霸凌主义的经贸政策加速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重置。这为其他货币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美元地位仍具有相当的黏性。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宏观政策在持续发力的同时或需适时加力。
但全球远未摆脱“美元陷阱”,对于“去美元化”也不宜过分渲染。
银行在当前价位回补之前“垫付”的美元空头并非不理性。
预计未来低利率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健全央行货币调控机制,更为关键的是研究财政增发短期国债。
供给侧“反内卷将是重要的政策工具。
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诸多制约,日本央行不论加息还是缩表都会瞻前顾后、审慎行事。
打开股市涨跌的“密钥”在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而非居民存款变动,月度数据波动未改变中国居民超额储蓄的发展趋势,且存贷差进一步扩大显示居民部门降杠杆还在继续演进。
美联储被置于三重险境,美元信用下降和美元汇率颓势都恐尚未见底。
美国政府掀起的全球关税风暴或重置全球贸易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
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冲击或将进一步显现,叠加我国上半年“抢出口”和“转出口”效应逐渐消退,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扰动有可能进一步增强,稳增长需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在有管理浮动的框架下还有待进一步克服“浮动恐惧”,完成汇率市场化的惊险一跃。
鉴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会议在强调宏观政策“不退坡”的同时也指出要增强灵活性预见性,适时加力。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动态跟踪,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以备不急之需。
市场上关于外资抛售美债的各种传闻不胫而走。然而,从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数据看,5月份美债风暴的责任不在外资。
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下半年国内经济运行仍然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仍有必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
从最新全球外汇储备币种构成数据看,美元储备份额保持了基本稳定。不过,这与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提速的判断并不矛盾。
随着人民币弱势调整接近尾声,民间对外净资产格局的可持续性事关我国能否迈向成熟的对外净债权国。
稳定币的本质、货币国际化潜力及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外汇管理专家,曾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研究跨境资本流动与汇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