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制造业的再一次全球化布局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3-26 21:30:00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人文观察家秦朔与企业家、财经作家吴晓波,共同为我们带来了 《两说》之“中国经济20讲”系列节目的新一期,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历程与前沿捷报。
中国制造业的再一次全球化布局丨两说

人文观察家秦朔与企业家、财经作家吴晓波,共同为我们带来了 《两说》之“中国经济20讲”系列节目的新一期,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历程与前沿捷报。

中国制造业的“出海”征途,从早期的服装鞋帽,到中期的半导体、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到今天,包括生活方式、运营模式、品牌与文化等,呈现出全面“出海”场景。本期《两说》之“中国经济20讲”,旨在通过全面地展现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动态与产业布局,深入分析了“出海”企业是否会造成产业空心化等深层次问题。

 

“不出海,就出局”?

这是个真正“两说”的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位教授说:企业出海,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另一位国内学者称:不出海,就出局!吴晓波就明确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这话有点极端,有些企业不出海,在国内做生意,同样也很好,不过,在吴晓波与人文观察家秦朔都有个共同的感受,中国企业的确具备了全面“出海”的能力,这是前所未见的。“出海”成为内部生产能力加外部刺激而形成的一个很大的机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非常强劲,巨大的产能,需要有一个释放的空间,同时,世界上绝大部分场景,中国制造业总有办法去满足,多年之后回看今天企业的努力,如果我们把握住了这一轮,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再一次全球化布局的重大机遇。

 

是会产业空心化还是会反哺?

在本期《两说》节目中,吴晓波提到一位日本研究人员在其书中的提问:企业“出海”,有没有造成产业空心化?秦朔认为,我们要更加开放地看待这个问题。比如成功“出海”美洲和中东非的联想,不含中国市场,其在全球销售额占其总量的79%,但联想的制造却有80%仍留在中国,说明海外越成功,反而对于本国制造是加强的。又比如TCL,它在海外每销售1美金,便要从中国采购0.6美金的原材料......众多案例表明,企业“出海”会让母体经济受惠,企业在外面越发展,对本国经济的反哺能力越强。吴晓波在对绍兴、织里等地的调研中也悟到,“出海”是各地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个好机会,对提升营商环境、对企业转型升级、对打通内外循环之间的节点,都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世界缺不了中国制造

吴晓波统计了从2022年到2024年中国的上市公司“出海”的数量,共366家上市企业在海外建厂,其中有95家在美国建厂。秦朔也查了一个数据,从2018年到2023年的六年间,即使在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国对美出口依然在增长。这说明中国的竞争力不可能被短期加关税等事件挫伤,也说明世界无法找到更好的替代者,世界需要中国制造。在中国制造业“出海”的征程中,优秀案例层出不穷。比如广西五菱,10年前开始在印尼建厂销售五菱宏光新能源汽车,并一举成为当地新能源汽车冠军,它吃到了出海的红利,也成为世界需要中国制造的一方证明,给了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3月26周三晚 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3月29日周六晚 22:00 播出。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世界大厂眼中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丨两说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举办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人们在兴致勃勃围观的同时,不禁要问,机器人还分人形和非人形吗?中国的机器人产业竟然已经发展到能跑马拉松的高度了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什么关系?机器人何时才能进入家庭?能做手冲咖啡吗?多少钱能买个家用机器人?

103 04-23 12:20

破局·全球资本大迁徙,中国为何成了“新答案”?丨两说

一场正在进行中的资产版图重塑,中国是下一个“确定性”吗? 从美联储加息导致资本避险,到恒生科技年内大涨36%;从特朗普关税政策震荡全球,到比亚迪5分钟快充震撼国际车企;从美国经济不确定性触顶,到中国成为增长的“确定性”之地——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大迁徙,正在悄然重塑全球金融版图。

97 04-16 12:35

美国剧变:全球重构与中国面对的挑战丨两说

本期《两说》采访美国前副国务卿、世界银行前行长、《论美国》作者罗伯特•佐利克,他指出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策略加剧了单边主义倾向,引发国际社会信任危机。加征关税的实际效用令人质疑,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削弱美国竞争力,并呼吁中美通过务实对话避免冲突,寻找合作基础。全片贯穿对开放与协作的倡导,为理解中美关系及全球重构提供了多维视角。

654 04-09 14:37

全球化陷入困局,中国如何应对?丨两说

正当人们对特朗普前一个任期极限谈判、关税威胁、任性退群的种种操作都还记忆犹新的时候,这位再度当选的美国总统在新任期伊始就再次引发了全世界的震惊。当美国政坛进入“特朗普时间”,美国经济会有哪些变数?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贸关系将向何处去?看起来已经显得非常脆弱的全球经济又将遭遇怎样的挑战?本期《两说》由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姚洋和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就“全球化陷入困局,中国如何应对”的话题展开对谈。

358 04-01 17:22

两代“海总”跨越十年的回响:中国制造的韧性密码丨两说

本期《两说》通过对比第一财经2015年对话张瑞敏与2025年对话周云杰的两次专访,深度挖掘热点背后的“中国制造张力”故事。重点聚焦海尔从“用户永远对”到“用户零距离”的企业文化传承,从“砸冰箱”到“懒人洗衣机”的创新变革,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战略升级,全景展示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四十年来如何保持自我以为非”的变革基因,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代聚焦。跨十年周期,以财经媒体对中国实体经济的长期追踪为精彩注脚,透过海尔出圈的表象,揭示中国制造企业应对时代挑战的韧性与内生活力,以及新质生产力蓄势待发的中国经济动能。

80 03-19 14:1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