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联合声明"为全球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但这场博弈远未结束——美方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 并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也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暂停24%的报复性措施。这种精巧的"条件对等"设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当美国平均关税水平触及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峰值,当"美元霸权终结论"再度甚嚣尘上,全球经济是否正站在秩序重构的临界点?
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哈哲思近期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这位精准预言2008年金融危机的"华尔街预言家",将解码三大核心议题:日内瓦联合声明是危机软着陆的开端还是更大风暴的前奏?美元近期的表现是否会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中国科技创新的"替代性增长动能"能否抵消关税冲击?
一、【90天缓冲期:全球经济站在"十字路口"】
在4月2日"解放日关税"引发市场地震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意外取得突破,但哈哲思测算显示,高关税或许仍将拖累2025年美国GDP增长1-1.5个百分点。"这就像给马拉松选手绑上沙袋——虽不致命,但会显著改变竞赛格局。"
精彩观点:
"90天缓冲"风险:90天之后会发生什么?哈哲思谈到:“我认为有可能看到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的机会,但也存在风险,如果在这90天内无法达成协议,可能会重新升级。所以说这并不是一个永久性的解决方案是完全正确的,但它确实给了我们一些喘息的空间,结果比我们预期的要好。”
"特朗普救市"再现:股市对"解放日冲击"的快速修复,反映市场对政策干预的隐性期待。
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仍然不低:日内瓦谈判后,高盛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45%下调至35%,但35%仍然是个不低的数字,长期来看,平均的经济衰退概率大约是15%,35%的概率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这意味着,美国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
二、【美元霸权"慢性死亡"论:神话还是现实?】
当美元贸易加权指数触及50年高位,哈哲思在《金融时报》的研报引发轩然大波:一向回避谈论货币走势的哈哲思大胆预测美元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本次专访将披露其对预测美元进一步下跌的背后原因。
精彩观点:
1.预判美元贬值的两大原因:
第一,哈哲思认为:“从广义贸易加权指数来看,美元目前处于非常强势的水平。如果回顾过去50年,美元处于50年期间的最高水平,超过长期平均值20%,高出两个标准差。历史上只有两个类似的时期,一个是在1980年代中期,另一个是在2000年代初期,而这两次之后,美元的广义贸易加权指数在随后几年都经历了25%到30%的贬值。”
第二,“美国正面临着大约占GDP 4%的巨大经常账户赤字,这意味着美国需要约占GDP 4%的资本流入,基本上是外国净买入相当于美国GDP 4%的资产。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表现不再像过去几年那样大幅领先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情况下,要实现这4%的净资本流入将会更加困难,可能需要通过某种估值调整,极有可能是货币估值的调整来实现。但我也承认,预测货币走势非常困难,不能说对此完全确定,不过我认为未来几年美元走弱的可能性很大”哈哲思在采访中表示。
2."美元霸主地位会动摇吗?":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仍难以撼动,回顾经济史上霸权货币——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英镑——它在英国经济霸主地位已经减弱后,依然保持了主导货币的地位好几十年。一个霸权货币格局的真正转变,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三.【中国突围战:科技创新的"替代性增长引擎"】
在高盛亚太科技互联网论坛TechNet于上海举办之际 ,哈哲思将解读中国经济并提供新局势下的投资建议:
AI发展迅猛,中国经济已然从"模仿者"向"标准制定者"转型,目前中国的供给侧表现令人瞩目——无论是产能还是生产率的提升都成效显著。但在他看来,中国在对外贸易和全球经贸互动中需要寻求更大的平衡。
·投资方面:在股票市场保持充分多元化至关重要。过去几个月的市场表现再次印证了分散投资的价值。年初时市场普遍坚信美股将一枝独秀,许多投资者大幅超配美国资产。但今年以来,其它股市整体表现反而优于美股——虽然这未必会持续,但确实说明需要比往年更注重资产多元化。
专访的最后哈哲思与主持人进行了关于"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探讨:当比较优势理论遭遇"链式脱钩",人类是否正在亲手埋葬200年来的自由贸易遗产?这位经济学家最终抛出的"现代版斯密-李嘉图合成定理",或将成为理解新时代经济秩序的一把钥匙。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全球能源发展的浪潮从化石能源奔涌向新能源,中国承担了怎样的角色?当脱碳和零碳成为能源绿色转型的关键议题,要如何实现对应的目标?当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新格局新挑战,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应当以怎样的路径去应对?《两说》之“中国经济二十讲”系列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黄震教授。
近期,美股、美债和美元齐跌,这与过去三十年的情形大不相同,甚至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元也有比较明显的贬值,这很不寻常。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此问题在北京采访了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美元贬值的根源是什么?如果它就此失去世界货币霸主地位,哪种货币将接替美元上位?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美元、欧元、人民币的前世今生,有着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
当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当1000米以下的天空成为新的经济战场,当中国制造挑战开始全球航空标准,一场从平面经济到立体经济的革命正在发生。从加拿大整建制回国的科研团队,到全球第一个低空风矩阵实验室,从根基技术突破到万亿产业布局,在深圳深思实验室,我们对话杨院士,解读中国低空经济的未来路径。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
从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到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从多模态AI先锋梅涛,到世界模型探索者申恒涛,再到中国计算机之父姚期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AI浪潮:重塑商业未来》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与未来商业”的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