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联合声明"为全球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但这场博弈远未结束——美方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 并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也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暂停24%的报复性措施。这种精巧的"条件对等"设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当美国平均关税水平触及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峰值,当"美元霸权终结论"再度甚嚣尘上,全球经济是否正站在秩序重构的临界点?
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哈哲思近期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这位精准预言2008年金融危机的"华尔街预言家",将解码三大核心议题:日内瓦联合声明是危机软着陆的开端还是更大风暴的前奏?美元近期的表现是否会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中国科技创新的"替代性增长动能"能否抵消关税冲击?

一、【90天缓冲期:全球经济站在"十字路口"】
在4月2日"解放日关税"引发市场地震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意外取得突破,但哈哲思测算显示,高关税或许仍将拖累2025年美国GDP增长1-1.5个百分点。"这就像给马拉松选手绑上沙袋——虽不致命,但会显著改变竞赛格局。"
精彩观点:
"90天缓冲"风险:90天之后会发生什么?哈哲思谈到:“我认为有可能看到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的机会,但也存在风险,如果在这90天内无法达成协议,可能会重新升级。所以说这并不是一个永久性的解决方案是完全正确的,但它确实给了我们一些喘息的空间,结果比我们预期的要好。”
"特朗普救市"再现:股市对"解放日冲击"的快速修复,反映市场对政策干预的隐性期待。
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仍然不低:日内瓦谈判后,高盛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45%下调至35%,但35%仍然是个不低的数字,长期来看,平均的经济衰退概率大约是15%,35%的概率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这意味着,美国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

二、【美元霸权"慢性死亡"论:神话还是现实?】
当美元贸易加权指数触及50年高位,哈哲思在《金融时报》的研报引发轩然大波:一向回避谈论货币走势的哈哲思大胆预测美元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本次专访将披露其对预测美元进一步下跌的背后原因。
精彩观点:
1.预判美元贬值的两大原因:
第一,哈哲思认为:“从广义贸易加权指数来看,美元目前处于非常强势的水平。如果回顾过去50年,美元处于50年期间的最高水平,超过长期平均值20%,高出两个标准差。历史上只有两个类似的时期,一个是在1980年代中期,另一个是在2000年代初期,而这两次之后,美元的广义贸易加权指数在随后几年都经历了25%到30%的贬值。”
第二,“美国正面临着大约占GDP 4%的巨大经常账户赤字,这意味着美国需要约占GDP 4%的资本流入,基本上是外国净买入相当于美国GDP 4%的资产。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表现不再像过去几年那样大幅领先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情况下,要实现这4%的净资本流入将会更加困难,可能需要通过某种估值调整,极有可能是货币估值的调整来实现。但我也承认,预测货币走势非常困难,不能说对此完全确定,不过我认为未来几年美元走弱的可能性很大”哈哲思在采访中表示。
2."美元霸主地位会动摇吗?":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仍难以撼动,回顾经济史上霸权货币——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英镑——它在英国经济霸主地位已经减弱后,依然保持了主导货币的地位好几十年。一个霸权货币格局的真正转变,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三.【中国突围战:科技创新的"替代性增长引擎"】
在高盛亚太科技互联网论坛TechNet于上海举办之际 ,哈哲思将解读中国经济并提供新局势下的投资建议:
AI发展迅猛,中国经济已然从"模仿者"向"标准制定者"转型,目前中国的供给侧表现令人瞩目——无论是产能还是生产率的提升都成效显著。但在他看来,中国在对外贸易和全球经贸互动中需要寻求更大的平衡。

·投资方面:在股票市场保持充分多元化至关重要。过去几个月的市场表现再次印证了分散投资的价值。年初时市场普遍坚信美股将一枝独秀,许多投资者大幅超配美国资产。但今年以来,其它股市整体表现反而优于美股——虽然这未必会持续,但确实说明需要比往年更注重资产多元化。

专访的最后哈哲思与主持人进行了关于"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探讨:当比较优势理论遭遇"链式脱钩",人类是否正在亲手埋葬200年来的自由贸易遗产?这位经济学家最终抛出的"现代版斯密-李嘉图合成定理",或将成为理解新时代经济秩序的一把钥匙。
从实验室到白宫,从原子捕捉到能源革命,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深度对话中国学者姚洋。他如何通过“意外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又为何毅然加入奥巴马政府,成为美国首位担任内阁部长的华裔科学家?从能源转型到中美关系,他如何看待人类共同的气候变化挑战?本期对话,让我们共同倾听跨界大师朱棣文畅谈教育、创新、中美能源合作与气候变化的挑战。
知名投资人、创业家、畅销作家拉斯•特维德系统阐述了其对超智能时代的前瞻性思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超级智能概念,他将“超智能”定义为能够以前所未有速度进行自我迭代进化的智能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超越人类知识储备,更具备自主进化能力。这一切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将带来万千创业、投资新机遇。
在本期东方卫视《两说》节目中,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对话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神经科学家、虚拟现实与数字健康专家沃尔特•格林利夫博士,展开一场关于“虚拟现实+医疗”如何打开万亿银发经济的深度对话。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声音都在讨论,中国经济是否有可能重蹈日本经济泡沫的老路。中国经济现状究竟怎样?货币、财政等政策的施行者,是否吸取了日本经济曾经的教训?在汇率、利率、地产以及财政政策上,中国都做了哪些努力,以便让经济尽早走出低通涨,让资本市场走出10年不涨的魔咒。近日,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以上问题在北京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远副教授。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日本《广场协议》的前车之鉴,以及中国经济的韧性,做了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这也是中国经济20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9月17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9月20日周六晚22:00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