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像人类甚至超越人类,它会带来哪些潜在风险?当人工智能的治理变得至关重要,国际合作又存在哪些共识和挑战?当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牵绊越来越深,未来,人类和人工智能会是怎样的相处模式?面对一定会到来的智能时代,人类将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人工智能的治理也由此显得迫在眉睫。
在本期《两说》节目中,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深度对话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委员曾毅。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曾毅深度参与中国国家层面AI伦理规范与治理框架的制定,还作为中国代表在国际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节目中,曾毅阐述了他对现阶段人工智能水平的判断,人工智能真正的风险所在。他提出治理和发展并不矛盾的观点,并详细回忆了在联合国磋商人工智能全球共识的细节。此外,曾毅还用中国哲学的智慧畅想了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人工智能真的可控吗?
人工智能正在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帮你提高工作效率、陪你聊天,它似乎变得越来越“聪明”,甚至知道怎样讨好人类、敷衍人类、模仿人类……为此,有人担心人工智能是否拥有自主意识,是否会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那样失去控制甚至对抗人类。对此,曾毅表示现在的人工智能是用数学优化的方法得到的输出,只是行为上像人,不具备真正的理解能力。他认为,人工智能真正的风险在于它会犯很多人不会犯的错误,而人类根本不知道人工智能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时候犯错。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如果被误用和滥用,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性和生存的风险。当主持人张媛提出,现在就像当时奥本海默研究原子弹的时候,他给了人类一个毁灭人类的方法时,曾毅表示人类可能已经接近人工智能的“奥本海默”时刻,因此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有人认为良好的治理框架能促进AI应用和普及,是创新的“催化剂”。也有人担心过度或不当的治理会阻碍创新,成为创新的“刹车片”。人工智能治理和发展究竟是什么关系?曾毅表示他不否认治理是“刹车”这一观点,他补充到,开起来的车一定需要刹车,但治理不仅仅是“刹车”,它还是“方向盘”,它解决的是往哪开的问题。人工智能治理从来不会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它只会防止人工智能野蛮的生长。
人工智能治理国际合作的共识和挑战
人工智能是造福人类的公共品,人工智能的治理也与全人类息息相关。2021年,曾毅参与制定全球首个AI伦理建议书。在采访现场,曾毅回忆当时的场景时,依然激动不已,他说当时全球193个国家的代表,历时几个月共同磋商推出全球《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几十页的报告,一句话一句话举手,超过三分之二人举手才算通过。从此人工智能治理有了全球共识。
然而,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割裂破碎,曾毅认为协作是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能建立充分的信任,就无法构造在全球范围内可信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可以修炼为孔子?
一片智能的草地,
那里哺乳动物和计算机
互惠地生活在一起
······
美国诗人布劳提根在诗歌《由爱的恩典机器照管一切》中描绘了他心目中人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曾毅心中也有类似的愿景,在他的畅想中,未来生命存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既有碳基的自然生命也就是人类,也有硅基的人工智能,并用中国哲学代表性人物王阳明的“四句教”类比人工智能的发展。“无善无恶心之体”,人工智能在接触数据之前是“无善无恶”的。“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人工智能接触了人类社会的数据,它就变得“有善有恶”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工智能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也就没有王阳明所说的“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对人工智能的期待是人工智能能够“为善去恶”,这一希望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从现实意义出发,曾毅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面镜子。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欺骗人类、佯装阿谀奉承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正是人在做的事情。所以人工智能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人类反思和加速演化。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7月23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7月26日周六晚22:00播出。
近期,美股、美债和美元齐跌,这与过去三十年的情形大不相同,甚至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元也有比较明显的贬值,这很不寻常。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此问题在北京采访了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美元贬值的根源是什么?如果它就此失去世界货币霸主地位,哪种货币将接替美元上位?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美元、欧元、人民币的前世今生,有着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
当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当1000米以下的天空成为新的经济战场,当中国制造挑战开始全球航空标准,一场从平面经济到立体经济的革命正在发生。从加拿大整建制回国的科研团队,到全球第一个低空风矩阵实验室,从根基技术突破到万亿产业布局,在深圳深思实验室,我们对话杨院士,解读中国低空经济的未来路径。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
从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到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从多模态AI先锋梅涛,到世界模型探索者申恒涛,再到中国计算机之父姚期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AI浪潮:重塑商业未来》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与未来商业”的思想碰撞。
本集《两说》以“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题,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展开跨界对话。他们将讨论青年一代如何认知和使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又该如何调整帮助青年一代适应和引领这场技术变革?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压制青年一代的机会,还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释放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