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顶级科学家,揭示下一场人类经济变革。
从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到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从多模态AI先锋梅涛,到世界模型探索者申恒涛,再到中国计算机之父姚期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AI浪潮:重塑商业未来》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与未来商业”的思想碰撞。
当人工智能拥有了“看见”世界的能力,它也开始重塑我们所熟知的一切。
这不仅是一场科技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人类社会走向的前瞻对话。
AI来袭,谁的饭碗最先不保?
“电视节目脚本,AI可能5年内就能写出来。”
图灵奖、诺贝尔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开场即抛出惊人观点。
在这场对话中,AI不再只是重复性工作的接管者,更成为创造性脑力劳动的合作者。而申恒涛则直言:“不懂AI、不用AI的人,将首先被淘汰。”
从快递员、收银员,到金融分析师、节目编剧,哪些工作将在未来被AI重构?节目的第一章,就是对AI冲击下的劳动力市场,做出精准预判。
北斗遇上AI:千亿级产业的新引擎
“中国北斗,站得高、看得远、精度更高。”
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在节目中讲述了太空基础设施的巨大价值。
当AI赋能PNT(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中国的卫星系统将不止于导航,更将成为精准调度洪水救援、城市红绿灯优化、车道级出行规划的空中大脑。
AI不是让卫星更智能,而是让整个经济系统实现“高精度、低延迟、全感知”的产业进化。
世界模型:AI迈向物理世界的钥匙
什么是下一代AI的方向?申恒涛给出的答案是——世界模型。
如果说ChatGPT属于数字世界的语言模型,那么世界模型就是机器的大脑,它能感知空间、推理关系、执行任务,是支撑空间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关键底座。
从森林火灾预警到集装箱智能卸货,AI正逐步侵入“只有人能做”的复杂物理环境。
这是一场从“字节”到“空间”的范式转变,也是新一代AI创业者的蓝海战场。
内容产业革命:从PGC到AIGC
“用AI做视频的年轻人,效率是传统创作者的10倍以上。”
多模态AI科学家梅涛如是说。
在节目中,他展示了用扩散模型生成电影级画面的过程,也讲述了一个孩子用AI重建声音的真实故事。AI不仅提高效率,更给予普通人以表达的可能。
今天,一部电影用AI辅助制作,仅需数月;未来,三万亿美元的内容产业,将因AIGC重新洗牌。
AI不只是聪明,更要“向善”
AI的终极命题是治理
辛顿在节目最后发出最深层的警告:
“让AI变得聪明不难,让它‘不想统治世界’,才是真正的难题。”
姚期智则从制度与人才角度指出,中国在AI国际治理中已开始发挥话语权。大会现场也传递出全球共识:AI治理,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
如何防止AI沦为武器?如何建立AI向善的机制?这是未来几十年,科技与伦理的核心战场。
《AI浪潮:重塑商业未来》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别策划
五位顶级科学家 ×五大核心议题
从就业到航天,从机器人到视觉模型,从内容生产到国际治理
全景式描绘AI如何重塑商业未来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8月6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8月9日周六晚22:00播出。
本集《两说》以“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题,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展开跨界对话。他们将讨论青年一代如何认知和使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又该如何调整帮助青年一代适应和引领这场技术变革?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压制青年一代的机会,还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释放潜力?
本期《两说》,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将深度对话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委员曾毅。在节目中,曾毅阐述了他对现阶段人工智能水平的判断,人工智能真正的风险所在。他提出治理和发展并不矛盾的观点,并详细回忆了在联合国磋商人工智能全球共识的细节。此外,曾毅还用中国哲学的智慧畅想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相处的美好愿景。
未来5年的中国电动智能车行业将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在AI定义汽车的时代,车企如何找到差异化竞争路径?全栈自研还是集成化、车企该如何选择?AI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大爆发,“汽车人”时代真的来了吗?汽车和机器人、汽车和飞机,技术差异和边界在哪里?飞行汽车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还要多久?中国电动智能车正处于从“中国新势力”向“全球智能车企”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在内卷与出海布局中“杀出重围”、走向世界?本期节目,我们专访了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一起探讨一下:中国电动智能汽车的当下与未来。
本期《两说》,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深度对话神经科学家、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张旭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院长将深入剖析类脑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异同、各自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将带您走进类脑智能的应用场景。
当机器人数量即将超越人类,当“硅基生命”开始重塑地球法则——我们离智能革命的奇点还有多远?中国AI领域旗帜人物、三院院士张亚勤,深度对话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首席战略官杨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