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科创板正式交易运行满月;上市企业数量由首批的25家增长至28家,以688开头的科创板践行着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使命。回顾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7月22日,260天,科创板正式从顶层设计推向了市场实践。
上海证券交易所8月21日晚间发布的数据显示,28家科创板公司股价全部上涨,发行价平均涨幅达到171%;首月合计成交额5850亿元、日均254亿元。相较于开市首周的平均涨幅140.2%,2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首月的平均涨幅尚有30.81%的上涨空间;其中,17家上市公司当日的收盘价高于首日的收盘价。
第一财经独家对话首批科创板企业高管、知名保荐机构,讲述登陆科创板背后的故事,感受科创板上市的温度和科创能量。
上市速度84天
科创板明确重点关注6大领域,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
“科创板是对高科技企业的价值的重新定义”,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之一的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表示,“我们主攻遥感软件和遥感软件研发,也是做了十一年冷板凳才有今天。如果不登陆科创板,谁又知道我们。”
据航天宏图的科创板招股书申报稿和注册稿显示,航天宏图核心竞争力集中在遥感卫星和北斗卫星中最重要的数据处理环节,形成核心的产品。其中,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是运用了其处理的风云四号数据的软件。
王宇翔补充道,“2016年曾计划登陆新三板和创业板,得知要设立科创板之后,我觉得我们的机会来了,因为它确实是为科创型企业单独准备的”。
无独有偶,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也曾准备登陆主板,其董秘兼财务总监蒋瑞翔对第一财经表示,“认识到科创板关注科创的属性,结合我们自身,我们需要走资本市场,去实现我们更大的一些抱负。”
“创新、进口替代和新能源是我们能够收到科创板青睐的三大标签,包括OLED、车载平板在内的平板业务、半导体业务和汽车电子是我们战略的三大方向”,蒋瑞翔补充道,“也考虑到,科创板放开了市盈率,我们认为可以获得更多募资,来发展我们未来的半导体检测产品”
对于保荐到科创板第一股,在其项目协调人的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委员张雷看来,“科创板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先进制造。我们关注到这家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客户类型与科创板的定位吻合,并且在登陆过程中,我们也与监管机构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沟通。”
在保荐到第一股的过程中,张雷亲历和见证了科创板速度。“3月18号正式获得受理材料通知,3月27号拿到了受理函并进行申报,6月11号通过的上市委审核,6月14号通过了证监会的注册;从头到尾加起来一共是84天。在这仅用84天中,我们和企业进行了3轮问询,对72个问题进行答复,这也是我从业以来非常难得、非常高效的审核的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张雷指出,“对我们来说,大的挑战是怎样发现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同时进行让市场接受的合适的定价。有可能出现企业过会,并通过了审核,但可能在批文的有效期之内无法发行的情况,因此市场化的发行是十分重要的。”
“过来人”记忆犹新的那些问询
据上交所和公开信息显示,截至8月19日,科创板已有67家企业审核中止,其中多数将在8月内完成财报更新并恢复审核,预计8月底,科创板上市审核又将迎来高峰期。哪些笔试和面试题必考?尤其在商业秘密披露环节,科创板拟上市企业该如何作答?
作为“过来人”的蒋瑞翔明确指出有两个问题让他记忆犹新,每次都需要回复得清楚和透彻,“一个是在真切地描述非标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一个是解释和描述商业逻辑;尤其是在我们大客户苹果直接和间接购买我们产品的商业逻辑。”
对于解释与苹果合作的商业逻辑,蒋瑞翔直言,“苹果有些产品会直接谈好价格;还有一些是通过苹果的上游、我们的下游,间接地去购买产品。因为一般的商业逻辑很简单,我们卖东西给下游就结束了。实际上,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有些产品是指定的,还有些产品是没有指定,而这两者都是给苹果使用。我们要把这个正常的商业逻辑说清楚,符合发行逻辑,以避免被理解为利益输送。”
在另一位“过来人”王宇翔看来,“一要回答真实,二要反应快速,另一个是要能快速地理解监管部门和审核过程中提问的问题,进行深入回答,而且要尽量让非专业人士能看得懂你的答案。”
注册稿页数增加近30%问出“科创硬核”
初步统计,科创板首批25家注册企业的招股书申报稿和注册稿中,申报稿平均373页,注册稿平均增加到484页,页数增加近30%;“业务和技术”章节平均增加41页,“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平均增加40页。页数的厚度能否反映科创属性的深度要求?科创板更关注哪些指标?
在具体的审计方面,“科创板对财务要求是非常明晰的,对盈利情况并未进行强制要求。科创板五套上市标准中,其中有四套都与收入有关、而且收入确认的标准,例如全额法、净额法,这些部分可能都决定了一个企业是不是符合上市条件”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赵国豪向第一财经指出,“尤其研发费用,的确能够从财务角度充分反映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究竟在做什么。”
王宇翔认为,登陆科创板是进行了一次体检,梳理了科创企业的科创属性。“尤其是科创属性是什么?专利和核心的技术有哪些?这些核心技术是如何获得、是否有纠纷?核心技术与产品如何对应?产品与销售如何对应?经营模式是什么、公司治理结构有没有什么问题等。”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汤哲辉向第一财经指出,“注册制讲究的是以披露为核心,通过发行人做充分披露,企业投资价值的发现完全是交由市场决定。科创板的关注点不再是审核的通过率,而是在于发行以后,市场对企业的接受度和估值的认可;最后决定企业能否上市的关键因素就是市场化因素。”
稳起步高期许
上海证券交易所8月21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科创板首月的成交额在沪市占比13.8%;活跃的交投由近四成已开通科创板权限的投资者贡献。目前,已有155万户开通权限的投资者参与了交易,其中,自然人交易占比达到89%,专业机构交易占比11%。
科创板的整体交易活跃度,呈现了“前高后平”的趋势。在分阶段表现上,科创板经历了充分博弈、震荡上涨、回归理性的转变。7月22日开市首日,25只股票开盘平均涨幅141%,收盘涨幅与开盘基本持平。8月6日第12个交易日起,科创板热度明显降低,整体跌幅20.4%。截至8月21日收盘,个股较上市首日收盘价平均涨幅仅0.1%。
王宇翔在表述未来发展期许时表示,“希望遥感走进生活,能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成本能增长得慢一点,收入能增长得快一点,提高利润水平。”
同时,他也表示,“希望有更多优秀的企业能被科创板认可,也希望投资者对科创板有一点合理的预期,不要一下子就是利益。收益一定会有的,投资人要稍微有些耐心”。
面对未来的资本之路,蒋瑞翔表示,“希望投资人不过于激进,也不过于保守”,蒋瑞翔如是建议投资者,“重点注意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企业的现金状况,以及希望投资者不要一窝蜂,要区别对待”。
编导:王双阳
制片人:赵新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