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首席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核心逻辑丨首席评论

第一财经2024-09-06 16:34:18

作者:首席评论    责编:施宇楠

举报

住房的安全、宜居是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保障。8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将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其中,房屋养老金试点的重点是政府将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的意义是什么?房屋养老金将从哪收,用在哪?会不会间接增加老百姓的负担?房屋体检、养老金、保险“三项制度”的建立对房地产行业将有哪些影响?第一财经《首席评论》邀请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委会主任王业强做客演播室,共同关注这一话题。

第一财经:823号住建部提到的房屋养老金制度引发了广泛热议,我们先来厘清概念,什么是房屋养老金制度?

王业强:“房屋养老金”制度是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房市场、大量房屋即将集中进入老龄化带来安全风险的隐患下,所设计的一项系统推进房地产市场住房制度改革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实际上包括了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保险三项制度,是构建了房屋全生命周期的一种保障制度。

张波:有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我国既有的建设好的房子中,近20%的房子已经超过30年房龄了,预计到2040年,将近有70%-80%的房子都将慢慢进入老龄化。在当下这个时间来介入,尤其现在22个城市已经在做相关试点,从试点推进到逐步落实,最近三至五年是“关键之年”,比如说这其中有很多标准需要设立,比如房屋体检中,房屋主体结构、小区里面的环境绿化,包括很多外围的设备,怎样是符合要求的?需要很多标准的落地,这都是未来三到五年需要做的大量工作。

第一财经:自2004年开始,我们在买新房的时候都会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来维护房屋的问题,这笔资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为什么要额外建立公共账户

张波:现有的住宅专项维修基金是在“个人账户”里面,按照买房时总价的2%到3%,或者按照平米数来缴纳,每个地方规则不一样。这个资金交上来之后,会形成一个小区管理账户,相当于是这个小区用来维修的“个人账户”。

“公共账户”我们还没有建立,所以这一次发布会特别提到了公共账户,而且特别提到公共账户所有的资金来源的相关问题。公共账户设立的核心是解决当个人账户钱不够用的情况下,怎么解决相应的维修的问题。

现有的住宅专项维修基金怎么用?有专项的法律法规规定,如果要提取使用的话,一般是要求业主委员会发起,整个小区业主表决,只有在面积和人数都超过三分之二以上,才能提取出来进行使用。使用到什么地方?比如小区外立面坏了,且已经过了保修期,我要把它修一修,这种情况下就是从专项维修基金里取出资金进行使用的,还比如楼梯的水泥坏了、小区的一些道路坏了,都会通过这个专项维修基金来解决居民遇到的这类问题。

第一财经:您提到这几点,不是物业费在出吗?

张波:物业公司会起到像桥梁的一个作用。比如在刚交房一年之间,还处在于保修期间,物业会帮助协调,从开发商那边把这个钱拿过来,去做相应的维修,而不是从物业费里出钱。物业费更多是用于保洁、保安这些相关的人力服务方面的工作。

第一财经:是购买新房才需要出这笔钱?

张波:大家常有一个误解,“很多人买二手房,是不是就没有交这笔钱了”?不是的,首批业主——第一次购房的人交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之后,再进行房产过户的话,等于首批业主的钱自然过户到了第二批业主,所以这个钱是不随着首批业主走,而是随着房子走的。

第一财经: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个人账户的钱可能就不够了。那么这次发布会的重点是要建立公共账户公共账户的资金从哪来?

王业强:政府的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的建立,首先的一个资金来源是从土地出让金里提取一定的比例,还有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的增值性收益,另外还有政府的补贴,这三类可能是政府建立公共账户资金的主要来源。

第一财经:近年来,财政压力大、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减少,资产荒背景下资金增值也比较困难,公共账户资金如何可持续?

王业强:如果要保证政府“公共账户”资金的可持续,我认为仅从刚才提到的三个途径可能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政府公共账户资金来源的渠道。现在可行的办法有:小区公共空间的商业化运作,可能会作为政府公共账户的重要补充,比如广告、房屋的租赁,还有公共设施的商业化运营的收入;另外未来有可能在房屋养老服务方面形成一些政府提供服务,让居民付费购买服务的一些收入,也可以作为政府公共账户的有益补充。

张波:有些地方,比如以人口流出为主的、土地拍卖不足的地方,政府要想各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未来政府会考虑一个问题,有点像现在养老金的统筹,政府不能让这个城市的房屋出现健康问题,影响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所以从全国层面来统筹房屋养老金的公共账户,我认为是一个趋势。可以在比如长三角城市群做一个相应统筹,或者珠三角、大湾区、京津冀等城市群、都市圈的统筹,再慢慢到全国统筹,可能能更好解决。我们比较担心财政收入比较少的这些区域的公共账户资金来源问题。

同时,王业强老师提出的建议也非常好,我们可以用到小区里的一些收益,比如广告的收益。但是公共账户它有一个特点,我认为公共账户的钱就不是针对于你这个小区本身了,因为个人账户的钱是针对小区本身的,公共账户的钱未来会更多统筹整个城市相关的维修问题。比如说我们会看到一些高档小区或者位置比较好的小区,它在小区里面做广告的会更多一些,它这部分收入未必完全用到这个小区里面,因为它可能本来“个人账户”维修资金也够用。但是对于一些非常老旧的小区,它本身这方面的收益也少,那么公共账户里更多的资金,我认为会倾向于照顾到一些更加老的小区。

第一财经:有些小区此前是没有交过专项维修资金的,有些小区维修资金可能用完了,如果这些小区要维修的话,是不是全部的钱都要来依靠公共账户去支撑?

王业强:有些老旧小区,比如1998年之前的老公房,可能没有交过住宅专项维修基金,有些小区可能过去交的住宅专项维修基金数额相对较少,或者有些小区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已经用了很多,现有账户余额非常少,像这些情况可能涉及多种方案:

过去没有交的,有可能涉及到需要补交一部分住宅维修基金;有些老旧小区,当初买房的时候可能是首期交,后续可能面临第二期或者是第三期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的续交;对于有些老旧的小区,可能找不到补交的可能性,比如找不到业主,可能需要政府通过公共账户进行全面的兜底。

张波:在房屋养老方面,我们其实还缺少一个制度。跟我们现在一样,我们每年会交养老保险,房子每年没有交跟它之后养老相关的费用,只是在它刚刚交付那一刻,交了一笔住宅维修费用,所以这是一个核心争议点。我们的邻国日本有一个叫“修缮积立金”制度,它规定新交房的时候交一笔钱,和我们的维修基金一样的,大约8-10万元人民币。此外,每个月还要交大约800-1000元的费用补充到相应的修缮基金里,用来解决所有的房屋修缮问题。而且它会详细规定,比如说房屋的漏水,强制性五年必须小修一次,十年大修一次,再比如饮水管线,几年去更换,都有强制性的规定,而不是说等到它老化损坏之后再去更换。更换的钱从哪出?就是从修缮基金的“个人账户”,他们没有公共账户的概念。

我们国内为什么要推公共账户?其实核心问题是解决个人账户不足的问题,在这个情况下,国家更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统筹的方式,增强公共账户里的资金充裕度,来解决更多的养老兜底的问题,所以核心逻辑是在这里。

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更关心的是这个钱会不会让居民自己出?我们也看到住建部相关领导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个钱是不需要老百姓自己来交的,国家是有相应的能力来筹措,比如从土地的出让金、房屋各项政府补贴等,都是它资金的来源,只是说怎么把这个资金在当下能用得更好,用得更及时,而不完全是用在房屋养老本身,比如说我们用到很多跟房屋的体检相关,我觉得也非常重要。

第一财经:在房屋养老金方面,还有人认为,是不是变相地在征收房产税

王业强:房产税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财产税收,它的目的是维护城市的公共建设,而房屋养老金实际上是针对房屋的维修、体检和保险所设立的这样一种制度性安排,所以两者的资金用途是明显不同的,房地产税是用于城市的公共建设,而房屋养老金是针对房屋的维修来设立的资金。

张波:其实我们也有一个很好的思考逻辑,比如一个小区划一个圈,把这个小区圈在里面,里面会有两笔我们可能涉及到的支出:一笔是物业费,另一笔是小区的维修基金。分别干两件事情,维修基金是把小区里面坏的地方去维修好,让这个小区更健康,物业费收取是给这个小区里面提供相应的服务,打扫干净、提供保安等。小区这个圈圈外面的,比如医院、社区里面的交通、公共汽车,或者学校,这些才是房产税可能用到的地方。

第一财经:房屋养老金制度出来之后,会对房价和租金产生什么影响?会不会侵蚀了房价,或者抬高租金?

王业强:房屋养老金制度的设立,对于房屋的安全性、舒适性是有保障的,未来从本身房屋的安全,包括小区的环境建设,这个对于房屋价值的保值增值,是有利的一面。所以我认为,房屋养老金制度的设立对于房屋本身来说是利好的。

张波:我认为,房屋养老金的提出对于不同的物业类型,更多可能将引起价值不同的走向。如果是十年前买的,房屋总价比如是50万,和现在买的房屋总价500万,交的房屋维修基金其实数额会有差异性,所以个人账户里面资金充裕度越高的小区,未来房屋被保养得越好,再加上如果物业服务做得越好的话,反而对房价的支撑力度会越高。那些我们俗称为“老破小”的小区,我个人认为,它的维修基金基本上不足,未来对它本身的保值性、增值性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

第一财经:除了房屋养老金,另外还有房屋体检和房屋保险,这三个制度也是我们现在建设的一个目标。具体谁来管理,以及将来如何管理?

张波:房屋的“体检、保险和养老金”我们把它统称叫“三项制度”,它其实是联合在一起的。其实我们想,一个人为什么需要每年体检?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不是说我真的出了大状况之后再来去修,可能有时候于事无补了,没有出状况的时候,小修小补,解决隐患。房屋保险是解决大家一些突发的情况,房屋养老金是随着房屋不断老化,用于解决后期一些大的修缮问题。我们把它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就能很好理解为什么住建部要推“三项制度”的规定了。

第一财经:房屋保险制度的推行进展是否顺利?有哪些难点?

张波:我们每次去买高铁票的时候系统会提示你,要不要买交通意外安全险?只需3块钱,绝大部分人还是不买,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可能出问题。这和我们的房屋一样,我觉得房屋不会倒,天上下暴雨绝不会把我的房子冲了。所以大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突发的事件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大家会觉得这个钱掏了没有必要。但是长远来看,我们其实需要去做这方面的推行,就如我们开车需要买“交强险”一样,如果交通强制保险不交的话,是通不过相应年检的,这是为了保障司机出了问题之后,有一个兜底的作用。未来的房屋,我们认为,也有可能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房屋也需要有“强制的险种”。

第一财经:所以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长期一起将它们往前推进。这三项制度在理想状态实现的情况下,对我们整个房地产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王业强:对于房地产在当前这样一种情况,推出这样一些房屋的养老金制度,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探索一个新的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种制度性的探索。

张波:未来的2025年到2029年,是三中全会推动改革之年。我们认为,(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也是改革的重要一步,因为原来大家关注房地产只是关注增量,我们的房子“够不够住”的问题,现在人均面积已经超过40平方,我们还要关注在里面“住得好不好”的问题。好不好里面很关键的因素,在里面住得是不是安全、安心?所以,通过未来三到四年改革,“三项制度”一定会更好地去落实,最后,老百姓未来无论是住在哪个城市,无论住在新小区,还是老小区,无论这个小区的房龄是旧是新,无论这个小区的个人账户的维修基金是多是少,居民都能安心地、安全地住在里面,我相信这是“三项制度”推进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本期节目

编导 官悦

制片人 尹淑荣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