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中国天津举行。本次峰会不仅是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成果也最为丰硕。包括:制定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落地“四个安全中心”、做出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政治决定、设立6个务实合作平台、制定6项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一系列成果,助推上合组织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全球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各国如何实现共同安全、不同文明之间应当如何相处,到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今年上合峰会正进一步作答时代之问,事关世界前途命运,事关各国人民根本福祉。
上合组织成员扩展到27个,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合并为“组织伙伴”的意义是什么?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拓展到“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何增加“治理”这一维度?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如何推进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和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未来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有哪些?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
马晓霖的主要观点:
上合组织“扩容”是组织结构上的尝试和创新
增加“全球治理倡议” 是升级也是形成闭环
上合开发银行落地将有效解决本币交流问题
成立四个安全中心 保障机制更加成体系
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基建、科技、消费等领域有较大合作空间
上合组织未来或循序渐进改革决策机制
加强成员国间贸易往来 形成新的贸易体系
上合组织应加强内部循环 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正常流转
上合组织“扩容”是组织结构上的尝试和创新
第一财经:今年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上合组织成员国从最初的6个扩展到目前的27个(接受老挝成为新伙伴),覆盖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经济总量近30万亿美元。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合并为“组织伙伴”,这个意义是什么?
马晓霖:上合组织经过24年的发展,应该说在扩容扩员的方面是摸石头过河,一边走一边看。应该说2017年往前16年时间基本上都没有扩容,我觉得可能是在组织结构上,在扩容方面是一个尝试和创新。那么原来的观察员国跟对话伙伴国,现在不叫这个身份以后,那么他们的权利、责任、义务会有什么(变化)?上合的内部圈层之间,具体的权利和责任,比方说投票权、被投票权,选举权、被选举权这方面有什么差别?我估计这可能是他们要来进一步明确的事情。
增加“全球治理倡议” 是升级也是形成闭环
第一财经: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拓展到“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从“三大全球倡议”进一步丰富为“四大全球倡议”,增加一个“治理”的原因是什么?
马晓霖:过去5年间,2021年,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22年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23年提的“全球文明倡议”,隔了一年,25年就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你看每个倡议的主旨方向是不一样的。
全球现在是明显地出现一个治理赤字。因为一方面就是全球政治力量多极化,经济上又遭遇了去全球化,这种断离舍。特别是美国又推动了美国独家单营,到处征税,甚至把加税当地缘工具,搞得全世界现在是非常乱。再加上安全冲突,加上各种各样的矛盾化。如何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进行有效的治理,这个就是非常重要了。
发展、安全、文明对话及治理,这四条是一组相互依存的理念,当然我们最后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变成一个方案。所以我觉得这次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是对前面的“发展倡议”、“安全倡议”、“文明倡议”的一个升级,或者也是一个闭环。中国对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又多了很重要的一项,我觉得也凸显了中国综合全面考虑,应对世界危机、推动世界发展、实现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样一个全局性的考虑。
上合开发银行落地将有效解决本币交流问题
第一财经:今年上合峰会上提到,尽快建成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为成员国安全和经济合作提供更有力支撑。您认为,今年会有所突破吗?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如何推进这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马晓霖:现代治理中,银行金融机构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上合组织银行以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大家庭,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其他的项目融资、投资,尤其是我觉得上合组织能解决各自的本币交流。比方说特别现在像俄罗斯,像伊朗,他们都被踢出了国际银行间信息交流体系,使得对外贸易就有很大的障碍,但是在上合组织的框架内,完全可以比如说实现伊朗的里亚尔,俄罗斯的卢布,同中国的人民币、印度卢比之间的本币交易,加强我们的金融流通贸易互动,包括提升我们各自货币在国际货币篮子里的比例,都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所以我觉得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推进或者落地,为上合推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合作迈出了很关键的一步。
第一财经:您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预测可能会把上合银行建在哪儿?
马晓霖:上合银行总部放在哪里,我觉得可能是要上合组织元首们之间讨论或者本着平等的原则大家来投票。历来你看金融机构放在哪里,首先这个地方一定是在世界的经济、贸易、金融、投融资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成立四个安全中心 保障机制更加成体系
第一财经:安全方面,四个安全中心的成立,被认为是上合组织安全合作机制的创新和升级,目前的新型威胁有哪些?您如何理解这样一个变化?
马晓霖:说到安全威胁,它分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传统安全威胁就是战争,包括还有一些灾难。新型的非传统安全,比方说互联网、黑客,还有像非政府行为体的国际恐怖组织,跨境有组织的犯罪,这都属于非传统的安全。这些应该说现在相对战争来讲、冲突来讲,它的威胁,或者说它日常给上合组织带来的危险一点不比这些战争、边境冲突、民族冲突要小,所以现在把设在塔什干的反恐中心升级为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
那么上合组织大了,它面临的问题很多了。这次天津的峰会又增加了四个中心,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中心、信息安全中心,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互联网、物联网,跨境电商的时代,信息安全也变得很重要,这对各国都一样。
当然还有一个禁毒中心。所以禁毒、反毒,怎么推进毒品种植的替代经济,甚至其他很多战乱国家都面临着摆脱毒瘾、转向正常经济这样的任务。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上合组织框架下,基于安全设一个禁毒中心,跟信息安全中心、跨境有组织犯罪打击中心、还有传统威胁与安全挑战中心,四大中心加上原有的反恐怖中心,变成了很完整的、成体系的有关上合组织内外安全的一个保障机制。
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基建、科技、消费等领域有较大合作空间
第一财经:我这周还参加了中哈以及中马企业家的论坛,这两个国家的总统和总理也亲自出席了,我观察了一下我们中国企业家的出席名单,中哈企业家论坛出席比较多的,是像中信集团这种建造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大型国企,参加中马论坛的企业家,包括宇树科技、泡泡玛特、蚂蚁金服这些偏科技、消费金融方面的。这也形成了一种对照。在您来看,未来除了传统基建,科技、消费、金融是否也都是上合组织合作的主要方向?
马晓霖: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在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发展框架内,是需求导向。因为政府是做宏观顶层设计的,但是具体的国家有具体的国情。
比方中亚国家,它跟东盟、马来西亚、印尼它不一样,中亚国家地域面积广,过去又作为前苏联的组成部分,导致它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落后,交通网络都是中断的。基础设施、道路网、铁路网甚至水电网的建设就变得非常迫切。东盟的成员国像马来西亚,他们可能已经完成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他们现在需要的可能是更高水平的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科技这样的发展,那么这种情况下就是说每个国家它发展的不同阶段,它的需求不一样。
所以我想你比较这两个论坛,恰恰说明这两个论坛反映了哈萨克斯坦的整体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跟马来西亚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是不在一个水平上,所以他们对接的中国的企业家、供应商、合作伙伴,都是有差异的。
上合组织未来或循序渐进改革决策机制
第一财经:我们看到这次的上合的大家庭成员增加到了27个,怎么来进一步完善上合组织的组织架构?比如说成员国它决策效率的问题。
马晓霖:上合组织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一律平等的原则。那么说白了,完全是不同于联合国那样的,联合国有常任理事国,常任理事国五大国一票否决。但上合组织不这样,上合组织之所以不强制,之所以表现一致同意的原则,才有小国家发言的机会,才有小国家生存的空间,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在一票否决方面会不会有改革?我觉得不太可能,但是以后可能分专题、分议题、分小组、分朋友圈。比如这件事,咱们本着各自愿意的方式来参与。比方说愿意参与加入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人,那么我们加入,不愿意加入的你就以后别享受,你也不出资,你也不要从这贷款,你也不要分享这儿的红利。当然这些机构的设置,权利责任以后如何来平衡,恐怕也是上合组织下一步逐步要探讨的。
加强成员国间贸易往来 形成新的贸易体系
第一财经:在贸易摩擦和争端解决方面,上合组织是否考虑建立专门的机制和平台,为成员国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未来如何共同面临贸易摩擦给我们带来的一些不确定性和冲击?
马晓霖:这个问题很好也很难回答。其实贸易摩擦有国际仲裁机构,就是世界贸易组织。只要加入世贸组织的这个成员国,不管是你是上合的,不是上合的,都可以通过世贸组织去仲裁,但是世贸组织被美国也破坏得七零八落,实际上已经半瘫痪。
那么现在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现在在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到处征税,到处加税,扰乱了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贸易体系,包括市场体系。加强上合组成员国之间的货物交流、内部循环、内部贸易、内部进出口,这样的话没有美国,我们日子过得很好,没有美国,甚至我们日子可能比以前过得更好。或者是在美国之外,同全球的各个其他贸易伙伴形成一个新的贸易大循环、贸易大体系。
上合组织应加强内部循环 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正常流转
第一财经: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025年8月发布的最新统计,美元在7月的国际支付占比达47.94%,美元依旧处于全球货币支付霸主的地位,上合组织成员国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加强内部合作,调整对美元和外部市场的依赖?
马晓霖:现在美国的这种金融霸权地位是暂时难以撼动的。我相信不管中国、俄罗斯谁都无意挑战美元的霸权体系。当然从上合组织来讲,它整体是一个新兴国家居多,发展中国家居多,加强我们自己内部的循环,多进行本币结算,不管是大经济体,比如中国的人民币、俄罗斯的卢布、还有印度自己的本币,包括伊朗的里亚尔,甚至土耳其里拉,都能让它们含金量有所增加,但是币值的含金量增加很大程度上靠你的经济,特别实体经济的强劲来支撑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上合组织有理想,还得更多地要扎扎实实来促进投资贸易内部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正常的流转,使上合组织真正不断从数量上,从经济发展质量上都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逐步增高,这样的话,目前这种美元一家独大这种局面才可能有所缓解。
“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是在全球政治力量多极化及去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的表现,也使四大倡议形成闭环。
相较于此前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采取有力措施”的表述说明对后续房地产政策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将助力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此次补贴内容是否符合预期?对降低育儿成本和负担起到多大作用?能释放多少消费空间?还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政策继续推出落实?《首席对策》专访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带来解读。
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尽管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发起新一轮贸易战,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2025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仍达到17.94万亿元人民币,展现了极强的韧性。这些数据也在相当程度上展现出,“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的工作成绩。
在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IMF副总裁李波在回应数字货币与稳定币关系时表示,稳定币有机遇也有挑战,两个关键问题是:稳定币是货币还是资产?是货币的话是什么货币?他表示,稳定币有可能成为非常高效的支付手段和价值储存手段,但前提是使用适度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监管。稳定币目前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展趋势如何?稳定币是否会进一步巩固美元霸权?新兴市场国家的“数字美元化”趋势是否会导致其货币政策进一步失效?中国正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稳定币和CBDC(央行数字货币)未来的关系如何?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