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何打通产医融合痛点堵点,用创新链接全球?听听来自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声音

第一财经2022-11-16 16:55:04

作者:赵怡闻 ▪ 吴朔巨 ▪ 沈赐韵 ▪ 徐峥巍 ▪ 邹婷    责编:邹婷

正在召开的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一系列创新平台和创新成果如期发布,这些成果也正在将产医深度融合的蓝图逐步转为可触、可及的实景。对此,产业周的参会嘉宾又有哪些对策和建议?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一颗创新药从研发平台走向医院,漫漫之路有多少道关?最新研发的医疗器械,又是如何从科学家手上交到医生手里的?近年来,打通产医融合的痛点和堵点,成为政府和企业最为关切的焦点。在各类政策的创新赋能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下,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多个创新成果加速落地。截至目前,今年已新增获批4个1类国产创新药,6个医疗器械产品通过国家创新特别审批程序,实现多个全球或全国首创。

正在召开的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一系列创新平台和创新成果如期发布,这些成果也正在将产医深度融合的蓝图逐步转为可触、可及的实景。对此,产业周的参会嘉宾又有哪些对策和建议?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相关视频
02'17''

投资约11亿 国家首批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落地张江

77 09-09 14:40
03'23''

陆家嘴金融沙龙:孵化希望 投资未来 孕育新质生产力的资本摇篮

在当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孵化器作为培育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构建创新生态的核心节点。9月6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6期,聚焦重点孵化器,探讨如何通过“孵投联动”,构建更高效、更精准、更具生命力的创业支持体系,为早期科创企业赋能。

92 09-06 16:49
07'55''

独家专访映恩生物创始人朱忠远:用5年打造一个“现象级IPO” 上海是创业的风水宝地

42 08-05 11:11
07'11''

独家专访再鼎医药阎水忠:扎根上海、辐射全球,今年有望迎来现金盈利的“历史时刻”|上海药圈新拐点

爆款、上市、融资、出海,这是今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四大关键词。这些动作绝非一朝一夕的博弈,而是历经过去数年的资本“寒潮”、行业波动和周期冷暖后,自我倒逼、奋力突围、穿越周期的结果。把镜头拉回上海。去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9800亿元。今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万亿大关。行业迎来拐点,企业何尝不是。“上海药圈新拐点”系列报道,将独家专访三家扎根上海的上市药企掌舵人,共同讲述当全球创新药行业进入“中国时间”,作为上海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侧影,他们如何腾挪和突破,迎接属于自己的新拐点。

222 07-31 13:51
07'16''

独家专访映恩生物创始人朱忠远:用5年打造一个“现象级IPO”,上海是创业的风水宝地|上海药圈新拐点

爆款、上市、融资、出海,这是今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四大关键词。这些动作绝非一朝一夕的博弈,而是历经过去数年的资本“寒潮”、行业波动和周期冷暖后,自我倒逼、奋力突围、穿越周期的结果。把镜头拉回上海。去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9800亿元。今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万亿大关。行业迎来拐点,企业何尝不是。

244 07-30 10:2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