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数字化赋能工业转型 助力传统制造升级蜕变|一探·向新而行

第一财经2023-12-27 17:17:13

作者:邹婷 ▪ 丁玎 ▪ 吴朔巨 ▪ 朱斌 ▪ 沈赐韵 ▪ 崔晓晟    责编:邹婷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在将流水线进行智能化迭代,向更智能、更高端演进。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进上海的一批智慧工厂,一起来看看传统工业向数字化转型后是如何焕发全新活力的?

智能化、数控化、精细化的生产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在将流水线进行智能化迭代,向更智能、更高端演进。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进上海的一批智慧工厂,一起来看看传统工业向数字化转型后是如何焕发全新活力的?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相关视频
02'42''

从“资金融通”迈向“产业融合” 这场租赁业重磅大会上 行业共探生态协同之路

11月25日,2025租赁业产融生态大会在上海启幕。大会搭建产融深度对话平台,推动租赁业从“资金融通”向“产业融合”升维。大会现场,融资租赁新质产融生态联盟正式成立,进一步构建行业全链条支撑体系。

45 昨天 18:42
01'27''

松江区:锚定“四个区”功能定位 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松江

27 11-18 22:55
06'29''

如何通过“科技+资本”双轮驱动 铸就持久发展动能?丨夜话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此同时,建议要求,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这将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资金制度保障。新质生产力代表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传统信贷体系难以支撑。要让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必须依靠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和资产证券化等资本市场工具来分散风险、持续供血。如何驱动“科技+资本”双轮核心机制,共同构成长期持续的发展动力?《夜话》邀您共同解读。

121 10-30 21:53
01'18''

中远海运董事长万敏:数据孤岛仍是行业提升效率的瓶颈 呼吁共建数据标准

40 10-19 17:39
02'45''

海关总署:我国外贸延续稳中向好发展势头 进出口保持韧性和活力

31 10-13 23:0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