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交易进行时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发力 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行业迎来反弹 (盛海骏)

第一财经2025-07-02 15:36:15

责编:顾洁

今天市场中海经济和水产养殖板块出现明显上涨,主要受政策驱动影响。昨日出台的两项政策——强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对市场产生直接引导作用。政策导向在市场中反应迅速,量化资金、AI程序及游资对政策题材高度敏感。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地方政府重复建设导致钢铁、水泥、光伏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而政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使先进产能效益提升。今日涨幅居前的钢铁、光伏、水泥等板块正反映了这一逻辑。 市场整体呈慢牛格局,蓝筹股和高股息率个股是支撑指数的核心,但结构性分化明显。上半年仅20%个股涨幅超20%,35%个股下跌,多为题材概念股。建议投资者关注基本面扎实、具有投资回报的优质企业。 政策方向已从单纯鼓励投资转向消化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这将使行业龙头和优质企业受益。市场风格转变要求投资者更注重价值投资,顺应政策导向选择标的。

 

**政策驱动下的市场新热点:海洋经济与产能优化**

 

近日,A股市场中海洋经济板块异军突起,水产养殖、航运等细分领域表现抢眼。这一现象背后,是政策风向的明确指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大顶层设计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

 

**政策东风激活海洋经济**

受访专家指出,海洋经济的爆发式上涨直接源于近期政策利好的密集释放。继低空经济、半导体国产化等政策主题后,海洋经济成为国家战略的新落脚点。"在政策主导型市场中,这种反应非常迅速且合理。"专家强调。随着沿海地区产业升级需求增强,海洋装备制造、远洋渔业、海上新能源等方向被资本视为潜力赛道。量化资金和游资对政策的高度敏感,进一步放大了短期市场效应。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深层逻辑**

更值得关注的是,钢铁、水泥、煤炭等传统周期性板块同步走强。这背后是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对过剩产能的精准调控。"每个省份都追求大而全的产业布局,导致光伏、汽车等行业严重内卷。"专家以钢铁行业为例,指出港股相关标的午后跟涨正是市场对政策效果的预判。通过打破地域壁垒,

举报
相关阅读
14'58''

A股IPO受理现井喷:六月152家企业排队释放市场回暖信号(左剑明)

本次财经对话连线了小鱼资产总经理左建明,就当前市场热点展开深度分析。关于"反内卷潜力股",左建明指出其本质源于供给过剩与创新不足导致的同质化竞争,具有成本优势或区域定价权的企业更具抗压能力。他特别以券商行业为例,揭示佣金价格战已恶化至获客成本高达1200-1500元的非理性状态。 医疗器械板块方面,左建明认为尽管存在进口替代机会,但创新药赛道相比器械耗材领域更具竞争壁垒和发展潜力。针对6月IPO受理井喷现象,他分析这可能源于投行保饭碗压力、PE机构退出需求及部分企业真实成长三重因素驱动,但最终过会率仍需严格把关。 市场活跃度数据揭示上半年新增1260万开户数,但左建明通过比对发现有效账户仍存缺口,强调只有当管理层披露的有效账户数创新高时,才能真正印证市场活力的实质性提升。节目最后,左建明邀请投资者通过有看头APP获取每日深度市场分析。整体而言,对话既剖析了当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也指明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为投资者提供了专业视角的市场观察。

0 7小时前
10'28''

两部门重磅发文支持创新药发展 医药板块再迎政策红利(左剑明)

总结:在今日的财经对话中,小玉资产总经理左建明对市场热点进行深度解读。针对创新药板块,他指出两部门支持政策进一步激活了行业活力,尤其是百济神州和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的持续投入及医保、商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此外,他重点分析了并购重组案例中的风险,以ST新潮为例警示治理结构冲突可能带来的二级市场波动,强调需关注新老股东整合效果及资产质量。关于IPO市场,左建明认为当前审核趋严使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升,但部分企业通过“弱弱联合”式并购曲线上市,可能埋下隐患,建议监管层加强对现金收购标的的把关。整体来看,政策红利与市场机会并存,但投资者需警惕并购重组中的潜在风险。

16 07-01 15:57
11'09''

6月制造业PMI微升至49.7% 专家称经济复苏仍需观察"50分界线"持续性 (朱琦)

银河证券朱琦在采访中对当前市场进行了分析。6月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荣枯线,经济复苏迹象仍需观察后续数据是否持续改善。朱琦指出,当前市场更多受外部因素影响,如美股、日经等海外市场的表现带动A股震荡上行,而非国内高频数据驱动。热点板块如脑机接口、创新药等前沿科技题材受资金追捧,但投资者需注意轮动节奏,避免追高风险。对于7月上旬市场,朱琦预计指数将在上一个台阶后维持震荡,成交量放大将带来板块活跃度的提升,但连续突破难度较大,需关注即将到来的时间窗口可能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26 06-30 15:29
07'02''

增收不增利现象延续?前五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长但利润微降(对话 白颖杰)

总结:在最新经济数据分析中,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滑1.1%,专家认为这主要受外围因素影响,属于市场回暖过程中的正常波动,且可能促使更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出台。虽然存在增收不增利现象,但未来有望逐步修复。铜价持续上涨带动相关公司股价走高,专家分析这源于供需逻辑,供给端产能受限而需求端增长,尤其在家电、汽车等领域。不过建议理性看待,避免追高,长期仍看好有色板块业绩改善。小米概念股因新款汽车订单大增而上涨,专家指出这体现了品牌效应和粉丝经济的力量,类似苹果模式,但短期股价波动需理性对待,最终还需关注产品竞争力和持续增长能力。

0 06-27 15:36
15'20''

A股市场底部抬高震荡区间上移 财经专家解析3400点关口博弈逻辑(桂浩明 左剑明)

近期市场表现活跃,上证指数在突破3400点后出现回调,财经评论员桂浩明认为,这是正常的技术性调整,市场整体呈现底部抬升态势。当前市场信心受外部风险消散、半年度经济数据预期向好等因素提振,板块轮动加速,稳定币等概念炒作也带动了市场热度。但桂浩明提醒投资者,市场仍会反复震荡,不宜盲目追涨。针对退市风险股,他建议散户避免触碰ST/*ST股票,警惕流动性骤降带来的损失。 小宇资产左建明指出,券商板块受港股国泰君安国际异动带动,但需警惕短期投机行为;军工板块受五年规划周期及资产注入预期驱动,细分领域如船舶制造表现突出;创新药则需关注研发团队规模及持续性投入。对于稳定币等概念炒作,他认为需理性区分题材与产业政策支持的长线机会,避免盲目跟风。总体而言,市场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投资者应注重基本面分析,防范短期波动风险。

0 06-26 16:4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