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私募大佬裘慧明以2.8548亿元拍下上海浦东某一别墅的新闻引发关注。这套建筑面积为1300.84平方米的别墅,起拍价2.2148亿元,相当于评估价3.1639亿元的7折。最终,2.85亿元的成交价较起拍价溢价28.90%。由此,法拍房市场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法拍房挂拍量超30万套,同比增加19.7%。司法拍卖作为资产交易的一种方式,在盘活存量房产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目前,法拍市场主要以自用为主还是投资为主?这个市场是否会成为捡漏、淘金好去处?热度渐涨的背后,呈现出哪些新趋势?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加速推进的当下,数据产业已迎来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利好,但 “数据缺场景” 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不少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数据本身不是资产,只有融入场景、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转化为真正的价值。
近期有电商直播平台销售冠以“港药”名号的透骨膏等产品,并宣称“香港正品”,但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发现,这类产品实为内地生产,香港药房并无此品牌,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从4月单方面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到承认对华高关税“过高且不可持续”,美国贸易政策的反复,正在加剧全球市场不确定性。而在这片波动中,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义乌的7万余家外贸商户,订单洽谈依旧繁忙。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他们如何通过在动态调整中持续释放活力?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汽车4S店发现,部分品牌汽车金融提供免息贷款,而银行车贷利率普遍超4%。尽管有银行提供低至3%的消费贷利率,但往往有门槛要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个人消费贷实施贴息政策,目前贴息政策尚未落地,专家建议,政策应尽快落细、简化流程,真正惠及终端用户。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仅27.5%的4S店完成销量计划,库存积压与利润侵蚀已形成恶性循环。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多家汽车经销商发现,高息贷款退场让单车差价数万,经销商为保住返利被迫接受“连坐条款”,“亏钱卖车”似乎已成为常态…… 面对困局,长三角四大行业协会首次集体发声呼吁主机厂“松绑”。本应是汽车产业“毛细血管”的经销商,究竟陷入了一场怎样的经营危机?这场关乎行业生态的自救战,究竟谁在为无序竞争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