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产销失衡、信息不公开、传统售车模式积累风险,“零公里二手车” 乱象如何破局?|一探

第一财经2025-07-23 18:26:30

作者:张煜昊 ▪ 袁玉立 ▪ 朱斌 ▪ 孔凡天    责编:袁玉立

近期,第一财经记者经过系列走访发现,“零公里二手车” 市场背后暗藏多重行业困境:经销商单台利润仅几千元,资源商因市场价格战面临亏损风险。大量“零公里二手车”流入市场的根源指向汽车市场产销失衡。

近期,第一财经记者经过系列走访发现,“零公里二手车” 市场背后暗藏多重行业困境:经销商单台利润仅几千元,资源商因市场价格战面临亏损风险。大量“零公里二手车”流入市场的根源指向汽车市场产销失衡。业内指出,主机厂“计划经济式排产”与市场化销售脱节、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亟待解决,而“零公里二手车”作为新能源汽车转型期的畸形产物,不应成为车企套利工具,其规范发展需产业链各方共同发力。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相关视频
05'33''

所有权真空 理赔困难 记者揭秘“零公里二手车”低价背后的代价

29 07-22 23:43
05'20''

所有权真空 理赔困难 记者揭秘“零公里二手车”低价背后的代价|一探

“车可以先开走,但是过户可能要等3个月”。这是记者在深圳某二手车市场上咨询某款“零公里二手车”交易流程时得到的回复,第一财经记者多方走访发现,这种"先开车,后过户"的交易模式,已经成为零公里二手车销售的常态。交易过程中,消费者承担了100%的使用风险,却只能获得一个模糊的过户承诺,已经开上路的车辆,在法律上却不属于你。卖方通过信息不透明获得了定价权,通过合同条款转移了法律风险,通过过户延迟规避了售后责任。而消费者却因为几万块的价格优惠,就得承担使用、理赔、售后等法律风险。当"零公里"遇上"二手车",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车辆信息要仔细核查,合同条款要仔细核对,才能规避风险、保护自身权益。

214 07-18 16:24
03'32''

记者调查:汽车经销商“亏钱卖车”怪圈 谁在为内卷式竞争买单?

138 07-07 21:52
00'35''

汽车行业必须产销量大,才能不亏损

19 07-04 15:11
03'36''

记者调查:汽车经销商“亏钱卖车”怪圈 谁在为内卷式竞争买单?|一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仅27.5%的4S店完成销量计划,库存积压与利润侵蚀已形成恶性循环。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多家汽车经销商发现,高息贷款退场让单车差价数万,经销商为保住返利被迫接受“连坐条款”,“亏钱卖车”似乎已成为常态…… 面对困局,长三角四大行业协会首次集体发声呼吁主机厂“松绑”。本应是汽车产业“毛细血管”的经销商,究竟陷入了一场怎样的经营危机?这场关乎行业生态的自救战,究竟谁在为无序竞争买单?

210 07-05 13:1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