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9''

链动未来:上中下游协同发力,构建生物医药生态丨大放送

29 2小时前
02'25''

倪亮萍:定制化培养基 + CDMO 协同,控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成本

34 3小时前
02'00''

牟晓盾:从仿制药到原创药,当下生物医药融资看重原创技术与国际专利认可

24 3小时前
02'15''

胡会国: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见效,多环节破堵点

21 3小时前
01'40''

周颖华:生物医药投资视角生变,聚焦同类首创,科研、人才筑牢行业信心

18 3小时前
03'05''

孙艳:细胞药物为什么贵?拆解痛点,多方推进成本控制

21 4小时前
01'53''

丁雪鹰:上海临床资源禀赋,助推细胞治疗创新

17 4小时前
41'39''

CGT突围:上海凭何成为全球细胞治疗产业高地?丨大放送

19 4小时前
01'22''

朱胜杰:AI 结合反应模型优化小分子合成,检测耗时显著缩短

8 20 8小时前
00'59''

白芳:AI 制药转化有两大核心方向,期待多端支持促研发推进

8 19 8小时前
02'04''

林圆圆:产学研面临三大核心难题,首推以技术手段盘活数据资源

7 17 8小时前
01'30''

预告:无界新「天地」:与城市共生的哲学丨两说

当大学打破围墙,知识将如何与城市共振?当房地产告别高增长,什么才是穿越周期的力量?2025年9月,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第三次踏进复旦管理学院新校区。作为这座“无围墙学院”的缔造者之一,他与院长陆雄文关于这个作品的谋划跨越了十余年。这一次重逢,恰逢管院恢复建院40周年,也是瑞安深耕内地的第40年。本期《两说》邀请到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共同解读“天地”系列背后的长期主义逻辑,探讨企业与城市如何真正实现共生。

7 25 9小时前
44'23''

资本风向:基金矩阵驱动下的生物医药全周期融资策略丨大放送

9 21 9小时前
44'33''

AI制药革命与上海国际计算生物学创新大赛揭秘丨大放送

39 10小时前
00'52''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首日开幕活动精彩回顾!

22 1小时前
33'31''

【圆桌对话】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48 昨天 19:13
17'44''

【主题演讲】邓锋丨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32 昨天 19:04
11'00''

【主题演讲】安吉拉•库库拉丨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17 昨天 19:04
22'53''

【主题演讲】谢晓亮丨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16 昨天 19:04
14'46''

【主题演讲】王晓东丨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17 昨天 19:04
01'51''

杨晓丽: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是养老医疗器械创新的核心关键词

25 昨天 18:50
01'36''

王聪: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浦东兑现承诺的“双后盾”

19 昨天 18:50
01'15''

金春林:上海生物医药能领跑全国,靠的是 “好土壤、好种子、好气候”!

26 昨天 17:52
01'21''

肖啸:基因治疗不是治标,而是治本

24 昨天 17:52
09'59''

【主旨演讲】薛敏丨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7 23 昨天 17:39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