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仁认为,考古发掘出来的东西大部分都跟饮食有关,只是过去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饮食考古打开了考古的另外一面,让考古更加贴近生活。
在那时名家辈出、蔚为大观的荷兰画坛,伦勃朗脱颖而出,成为名字被后世最多人熟知的一位。
张良仁教授将考古学与美食探店结合,通过短视频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并以此筹集考古经费重启搁浅的外国考古项目。
《地出》照片诞生并向全世界传播之后,人类才对一种全新的宇宙观达成了共识。
一个富有才华的人应该得到的尊重,如果在人间失去,那就一定会由老天来补偿。所以,苏轼越是颠沛流离,人们便越相信他是“谪仙”。
从园艺交流到健康疗愈等主题,上海国际花展不断进化,推动人们思考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卡尔·马尔奇指出,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影响注意力、情绪和记忆,并改变我们的交流方式。
全球史的视角注重的不是地理、文化、族群、国家这些单元本身,而是单元之间的互动。
“我们当下生活在其中的这个计算世界,完全建立在数据压缩算法之上。”
但有什么事情是数学家可以做得很好,而机器可能暂时还做不到的?广中平祐的回答是:“可变性”。他认为,正是灵活的、多维的可变性区分了人类与机器人。
韩江获奖后知名度和声誉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她的书与其他纯文学作品相比,销量达到了很高的量级,可能是近十年诺奖得主里在中国市场卖得最好的。
二战时期,时任西南联大教师的穆旦离开校园参加中国远征军,以随军翻译的身份入缅作战,经历了“野人山”的九死一生。这段时间的磨砺,构成了穆旦精神底色的重要部分。
影响至今不衰的所谓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江右商、洞庭商、山东商、龙游商等资本雄厚的商帮,究其根源,最早都可以追溯到开中法所开创的全国性商业贸易网络。
从阿拉伯帝国崛起的公元7世纪到16世纪的几百年,相当于从我国盛唐时期一直到明嘉靖年间,伊斯兰商人们实际主宰了东西方之间的长距离国际贸易。
郑安德肋是南明时期一位年仅19岁的使臣,他与传教士卜弥格一同被派往罗马寻求外交援助,这段历史在260年后才被发现。
1650年,南明政权派出的使团由卜弥格和郑安德肋组成,试图向罗马教皇寻求军事援助,历经九年穿越三大洲三大洋。
拉美“爆炸文学”的几位代表人物,代表作都蕴含着写照整个拉美的状况与命运的雄心。
在一键购物时代,书店是否还有必要?当传统书籍式微,书店如何才能存活下去?杰夫·多伊奇的回答是——《总有好书店》。
从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的近半个世纪,北虹口的发展与在沪日本侨民社会关系密切,这里也成为中日文化人交流的重镇。
无能、无助、困窘在日常生活中是缺陷,但在段子中却往往是灵感来源。
《附庸国》出版于2024年,而我们看到,2025年的特朗普从他的角度,反而认为美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1935年,中国取消银本位制,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在此之前,没有人可以想到,通过出售装在盒子里的没有实际使用功能的潮流玩具,能够创造出一家市值千亿港币的公司。
“我想知道死亡、丧亲和哀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想要通过这个研究,给自己找一个答案。”
《经济学的未来》记录了2009年德国经济学界的大论战,探讨了秩序自由主义在德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中德经济学研究的互鉴。